這位國舅,可是當今太子爺以及皇后的最大依仗。

只可惜,在上一世,也是在這個時間段,鎮東大將軍遇刺,死在了邊疆。他這一死,無異於砍斷了太子最大的臂膀,宮中幾位母家頗為權勢的皇子們,頓時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就連宋家那位才生下兒子的,也橫插了一腳。

這些動盪,撼動了國本,在裴君的後些年,朝堂不穩、邊疆也跟著告急。

最後,沈雲書死去的那一年,太子被廢,皇子們越發開始了權力的爭奪,朝堂陷入了更大的內亂危機中。

至裴君去世,國力已早不如以前的輝煌了。

這一切動亂的引子,便是這位鎮東大將軍的死。

不管是為了沈雲書韓子劍,還是為了這個國家,雲裳在重生後,就已經決定了一定要救這人。

只有保住了他,才能保住太子的位置,保住這個國家的穩定,也是為了自己的三個孩子們。

沒有人問雲裳是如何知道鎮東大將軍遇刺的事,彷彿在三個兒女還有韓子劍的心中,雲裳知道這事,本不稀奇。

韓子劍來沈府的事情,雲裳並未做刻意的隱瞞,甚至可以說,她預設允許了訊息傳遞到萬氏、瞿氏的院子裡。

對於這訊息,萬氏瞿氏的反應完全是相反的兩個極端。

萬氏衝到了雲裳的院子裡,她威脅她、警告她,最好管住了沈雲書,讓他不要再跟那個男人有來往。否則便是她幫她隱瞞,也隱瞞不了多久。

說來,上一次雖然萬氏也是拿著這件事來威脅雲裳,卻被雲裳反威脅之後,她還真的沒有將這件事告訴侯爺。

不過,雲裳也理解她的心思,她畢竟還有一個兒子,若沈雲書的事情真鬧開了,對她、對她兒子也是半點好處都沒有,所以她不敢跟雲裳賭,甚至前腳威脅了雲裳,後腳還幫著雲裳隱瞞得死死的。

至於瞿氏,她唯一的盼頭,沈思慧被侯爺親下了命令,要終身守在家廟了,而她自己也因為沈思慧的事,得了侯爺的厭棄,沒了以往的恩寵與厚愛,她的日子連府裡最不受寵的姨娘都不如。這對享受習慣了榮華富貴的人來說,活著幾乎是變成了一種煎熬,她想死,卻不甘心就這樣死去。

而現在,終於被她得到機會了。

只可惜,她被侯爺禁步在院子裡,無法離開。

但只要活著,總能得到機會的,不是嗎?

就在瞿氏心心念念地等著機會的時候,機會還真的從天而臨了。

趁人不注意,瞿氏從自己的院子裡偷跑了出去。

她這一出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而正是瞿氏這一出去,沈雲書的事,在半天之內,就傳遍了整個京師。

瞿氏雖是妾室,但也是忠勇侯身邊最得寵的,往日裡也自有自己的姐妹圈子,也認識了不少達官貴人的官眷。她被禁足的事,屬於侯府的私密,根本不足為外人道,從侯府偷跑出去,她藉著往日的情分,竟是堂而皇之地進了好幾家的側門,最後更是去了京師裡最為熱鬧的茶樓,親自給所有人講訴。

最後,雖然她被巡捕房的公差及時抓走了,但顯然,這事已經捂不住了。

瞿氏如此瘋狂,倒是有些出乎了雲裳的意料之外,好在沈雲書的事,遲早都要暴露給大眾知道,她對此倒也沒什麼太大的反應,反而是侯爺,氣得發瘋,要不是雲裳提前做了安排,他都能活活打死沈雲書。

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沈雲書的侯爺還沒想好怎麼處理,萬氏這邊又給他捅出了一件大事來——本該在宋家待著的沈思嫻竟然不在宋家!

雲裳院子裡的事,萬氏一直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受制於沈雲書的問題,她雖然三番四次地威脅雲裳要把事情捅到侯爺面前,但實際,她卻根本不敢那麼做。但現在沈雲書的事,已經暴露了,她恨瞿氏得不行,可等她反應過來,才發現這未嘗不是一個扳倒雲裳的辦法。

她的兒子做出了那麼丟人的事,侯爺為了侯府,這樣的兒子肯定是不能要了,而教出了這樣兒子的雲裳,也難辭其咎,肯定是要跟著吃掛落的。

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再將她把沈思嫻私自接回家中,惹得宋家準備休妻的事情告知了侯爺,錯上加錯,便是她是國公的唯一嫡女,侯爺只怕也容不下她了。

越想萬氏越是心情激動,還有什麼比當家主母這個更誘惑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