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恆太確實向楊白起發出過邀請,那時楊白起還在雲達不萊梅踢球。

知曉“五百年後事”的楊白起怎麼可能會看得上恆太,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但凡是真正熱愛足球、心裡還有點足球夢的人,就不會到那勞什子中超踢球。

到了生涯末期,純粹抱著既能養老又能撈一筆的想法除外!

畢竟,人傻錢多,速來!

看到這樣的假新聞,楊白起也只是一笑而過。

留洋這條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楊白起始終堅信,能夠決定未來的,只有他自己。

有些事,即使是“穿”過來了,但楊白起依然記憶猶新。

幾年後,當“全村的希望”武磊遭遇到留洋危機時,就遭到了很多人、很多媒體的冷嘲熱諷。

但武磊依然決定留下繼續爭取位置,在一些比賽中,武磊的出場機會多則20分鐘左右,少則三五分鐘——他堅持了很長時間。

楊白起理解武磊,因為楊白起也深信一個道理,只要自己準備好,就一定會得到機會。

繼續瀏覽其他報道,還算相對比較靠譜一些。

《每日體育報》評論說:“楊白起打進了本賽季個人德甲第12球,延續著自己連場進球的記錄,繼續在射手榜上和其他球員拉開差距。”

《圖片報》表示:“楊白起的進球讓他在中國足壇的地位愈發穩固。”

“他不僅能在德甲聯賽中進球如麻,也能在歐冠賽場所向披靡,這是中國球員從來沒有做到過的事。”

知名足球報紙《踢球者》更是對楊白起大加讚賞。

“2016年1月,楊白起在雲達不萊梅嶄露頭角,就此正式開啟了自己的留洋生涯。”

“對於剛剛過完18歲生日的楊白起來說,他的個人技術能力還沒有定型,正是可以透過留洋實現個人能力的飛躍的最佳時間點。”

“楊白起之後的表現也說明了這一點, 他越踢越得心應手,他的成長是肉眼可見的!”

“很快,楊白起成了中國足球的標杆,他要證明在中國足球低谷期,依然可以有球員能夠立足歐洲主流聯賽。”

《踢球者》還稱:楊白起的比賽,有很多可以獲取資訊的公開渠道,反倒是球場外的點滴故事,楊白起更加關注——他經常去基地看梯隊比賽,無論是在雲達不萊梅還是拜仁,他的目的顯然是想了解德甲各梯隊的水平以及人家的培養方式。

“我主要也是想深入瞭解德國孩子和中國同年齡段球員之間的差距。”

“在我看來,德國俱樂部和中國俱樂部的青訓差距,比一線隊差距還要大。在德國,18歲、19歲就穩定踢上西甲的球員有很多。”

《踢球者》附上了他們對楊白起的採訪。

“在中國,23歲居然還算年輕球員!26歲居然還被稱為孩子,在我看來,要搞就搞乾脆點,U19,甚至U17。”

“從雲達不萊梅和拜仁身上,我明白了俱樂部運營和建設應該如何進行。未來如果有機會,我希望把自己看到、學到的成功經驗用出來,為中國足球發展帶來更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