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在熱身訓練中,記者確實沒發現馮瀟霆的身影,他在酒店休息了。

楊旭沒有參加合練(另外,姜至鵬在昨天訓練中受傷,國足急招丁海峰前往報到)。

不過高洪波不會再透露更多真實的情況了。

接下來面對記者的提問,聽上去都是答非所問,除非你仔細琢磨他的話,否則覺得他這番言論跟白開水沒有區別。

第一個記者問,開始把集訓放到武漢,是怕比賽地西安氛圍太濃烈,從而影響球隊,現在到了西安,不管是在賓館還是在訓練場,都感受到了球迷的熱情,球隊是否感覺到了壓力?

高洪波避而不談“壓力”二字,而是率先讚揚了西安賽區。

高洪波說:“西安是中國最有足球氛圍的城市之一,這是我球員時代和教練時期都領略過的。”

“儘管陝西省體育場是一箇舊體育場,但是比賽的基本條件還是非常完善,賽區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所以必須感謝西安賽區為中國隊提供的一切。”

“中國男足在四十強賽磕磕碰碰,最終在這裡打進十二強賽,是所有人努力工作的結果。我們會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可能只是高洪波回答得不那麼直接,實際上他也回答了。

他的意思是,西安球迷的熱情,之前他都經歷過,所以心態上不會起什麼變化,熱烈的氛圍不會成為球隊額外的負擔。

而球迷、媒體,都是中國隊的一部分,都在儘自己的努力幫助球隊,球隊需要這些幫助。

第二個記者問到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如何看待中敘之間實力對比?迎戰敘利亞的策略跟之前是否有變化?”

這個問題很不好答,因為涉及到比賽的姿態和戰術。

一般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些教練會說,我們一定會進攻的,我們會透過進攻尋求勝利而不是防守,但他們說的往往只是哲學,而不是具體的戰術。

當然,也可能是煙霧彈。

而有些教練則什麼都不說,口風嚴實得很,比如高洪波。

高洪波回答:“打到十二強賽,沒有弱隊。敘利亞也認為中國隊是這個小組最弱的。我們只是把自己的工作準備好。”

人們關心的是主攻還是主守,是打五後衛還是四後衛,但以高洪波的性格,這個時候怎麼可能說給你聽。

就連他的球員,都不知道最終會做出什麼決定。

他也深知,一旦對外發布了某些資訊,外界會馬上形成巨大的輿論場,也許會干擾他的判斷。

比如,如果他說主攻,就會有聲音說,會不會太冒進?

如果他說還打五後衛,就會有聲音說,會不會太保守?

什麼都不說,這策略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