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結束的第二天,中國隊暫時解散。

下一場國家隊比賽,得等到下個月了。

隊員們開始返回各自的俱樂部,楊白起也啟程趕赴德國。

當然,柳依依一路陪同,楊白起並不寂寞。

而中國隊主場戰勝亞洲第一伊朗隊引起的震動才剛剛開始。

一位資深國足球迷在某知名論壇上發表的一篇長文更是引起了廣大球迷的共鳴。

“自從2001年,在米盧的帶領下殺入日韓世界盃以來,中國男足時隔15年首次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第三輪比賽中取得連勝。

苦澀也罷,乏味也罷,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這是一無所有到一絲曙光的質變。

15年的等待,讓我們這些昔日為國足發狂的學生,早已從輕狂浮躁的年輕人,變身為心裡沉澱了些許滄桑的半殼子。

不知不覺,如今的大學生已經喊我們叔叔了,還好時間能改變很多,能讓苦逼的青春值得回味,也能讓沒有絕望的中國球迷,重燃希望,大學生們又開始看男足了。

少了數以億計的`中國特色臨時球迷`,這次12強賽,再沒有人要求中國男足必須勝,也沒有人對中國男足殺入世界盃抱有太高的期望。

每一場,國足都是弱者和哀兵的姿態去拼對手,進一球是欣喜,得一分是希望,這就對了。

國際排名回升到78位的中國,面對亞洲排名第一的伊朗和亞洲排名第二的韓國,兩場比賽,兩戰皆勝。

這樣的結果,相比較19年前或者15年前都是了不起的進步。

這樣的進步讓人興奮,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當來自全國各地的球迷都匯聚瀋陽時,當中國球迷用國旗的顏色遍佈全場時,當中國球迷不再亂扔垃圾時,當中國球迷不再喊“傻*”,不再喊“換**”時,中國球迷進步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國足。

一個國家的足球綜合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球迷身上。

擁有懂球,理性、富有激情的球迷,是一個高水平足球國度的象徵。

愛爾蘭球迷、冰島球迷教會了我們的球迷很多,日本人,德國人也能教會中國足球很多。

培育足球文化,重視校園足球,不去弄虛作假;建好場地,培養教練,建立公平競賽環境;相信有著亞洲最高水平足球聯賽的中國(嘿嘿),必然會有足球振興的一天。

如今的中國球迷是包容的球迷,多數媒體不會再對一個點球的漏判而耿耿於懷,多數球迷不會對武磊的錯失良機而喋喋不休,大家看到了球隊的努力和進步,於是,掌聲不少,罵聲不多。

武磊用靈氣創造的機會被他們浪費,只能說明他還需要大賽來成長,在聯賽中證明自己的武磊,需要適應國際賽場的強度和不同打法。

可喜的是,中國出了個楊白起,他是中國隊取得連勝的最大功臣。

我曾注意到一張14年前的家庭合影:4歲的楊白起,頭頂著`中國隊加油`的助威橫幅,在家人帶領下,現場見證了中國男足打進世界盃的榮耀。

如今,這名中國隊中唯一效力於歐洲聯賽的海歸球員,不僅在與韓國隊的交手中梅開二度,更在球隊戰勝伊朗隊的壯舉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是在為著他`14年全部屬於足球`的世界盃夢想衝鋒陷陣。

我只想說,屬於咱們中國人自己的足球超級巨星已經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