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大戰後,六國復辟勢力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根據歷史記載,這是一次重要轉折,也是一次可供假想的選擇點。

如果章邯具有一流名將的洞察力,絕不會追擊逃到鉅鹿的殘餘勢力,而是一鼓作氣,滅掉彭城楚懷王的勢力。

又或者直接追殺項羽等人,徹底根除亂國的根源。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

章邯大軍自駐紮鉅鹿後,便一直沒有動靜,似乎在等待什麼。

與此同時,濟水以南的安陽城,十萬楚軍精銳正在原地待命。

原本楚懷王帶著十萬楚軍在後面和項伯等人會和,然後一同前往函谷關。

但沒想到的是,楚懷王還沒抵達定陶,噩耗便傳來了。

聯軍的戰敗,項伯的慘死,以及殘存勢力被包圍在鉅鹿的訊息,讓楚懷王差點嚇得逃回江東。

可就算楚懷王想逃回江東,另一個人也絕不會答應。

這個人便是項羽。

兩個叔父,接連被秦軍所殺,項羽怎麼可能忍得下這口氣,並且退回江東?

如果項羽要是這樣走了,那他估計就不叫項羽了。

項羽要報仇,要親手斬殺章邯,這是人所共知的事。

“五萬!給我五萬兵馬!其餘兵馬,大王可都帶走!”

一身霸氣鎧甲的項羽,手按佩劍,威風凜凜的站在大殿中央,直視大殿之上的楚懷王羋心。

羋心雖然是名義上的楚王,但操縱楚國軍隊的是項伯和項羽。

而羋心手中的軍隊,只有很少一部分。

面對項羽的要求,羋心自然不敢拒絕,於是點頭應道;“武信君慘死,項裨將想為叔父報仇,寡人自然應允,那就依項裨將之言,撥五萬精兵給項裨將!”

“多謝大王!”

項羽隨意拱了拱手,然後退到一旁,默然不語。

楚懷王眼睛微眯,轉瞬即逝,然後環顧眾臣,朗聲道:“武信君噩耗,寡人本不願提起,但國不可一日無人主持軍事,因此寡人打算重新任命官吏!”

說完,抬手朝身邊的太監示意,後者立刻拿出絹布,朗聲念道:“楚王有令,封呂臣之父呂青為令尹,總領朝政,陳嬰上柱國輔佐令尹;

封宋義為上大夫,總領軍事,立劉邦為武安侯,號沛公,執掌本部軍馬,項羽為長安侯,號魯公,執掌本部兵馬!”

“我王聖明——”

聽到新的任命,眾臣爭相讚頌,唯獨項羽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等眾臣讚頌完畢,楚懷王羋心又朗聲道:“此番任命,一個是穩定局勢,一個是強調歸宿,魯公軍與宋大夫軍,屬於楚王‘自將’,不聽命於任何官署,而劉邦軍駐守豐城,須按法度調遣。”

“楚王聖明——”

聽到楚懷王這般安排,不光楚國眾臣讚頌,就連六國使臣也一片讚頌。

這讓項羽的臉色更加陰沉似水,心中怒罵楚懷王忘恩負義,自己雖然沒有叔父項伯那樣戰功赫赫,但好歹也攻破過幾座城,不求爵位之首,但那宋義算什麼東西,他憑什麼總領軍事?

明知我項羽不識幾個大字,卻要封個鳥‘魯公’,這不是擺明了看不起自己嗎?

項羽越想越氣,以至於聽不慣眾臣歌功頌德,直接退出了大殿。

而見項羽退走,楚懷王羋心也不生氣,反而笑意正濃的看向陳嬰和宋義。

羋心很聰明,知道只有項伯身死,才是自己增強王權的最佳時機,所以項伯一死,立刻著手安排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