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其實我都是為你們好(第1/5頁)
章節報錯
“蒙丞相此言,可當真?”
一名儒家大佬心思急轉之下,率先站了出來:“若法家覺得自己不能執牛耳,那試題的比例,儒家佔大頭如何?”
儒法兩家鬥了一輩子,如今代表人物李斯不在,儒家肯定要頭角崢嶸的。
但蒙毅是不可能坐視這種局面的, 所以反唇相譏道:“孔僕射此言真是好笑,法家不可能獨大朝堂,你儒家何德何能?”
說完,便不理會儒家一派,轉頭朝其餘各家介紹道:“除了博士宮以外,大秦還有科學院,軍事學院,農學院等學宮, 如今陛下已經命令軍工廠內的科學人才編撰學術,作為科學;
此學一旦成立,將作為科學院首批教材,並且陛下有意往後的科舉之中,也加入科學考題!”
大秦的最新報紙,早就提到了科學一詞,有眼尖的學子已經知道了大概。
雖然科學院成立的時間只有幾個月,但捫心自問,大秦能撥亂反正,除了始皇帝死而復生,太子昆力挽狂瀾,還有軍工廠的新式武器。
而軍工廠的科研工作,信奉的是實幹,他們產出的東西,隨著商業興起,已經遍佈大秦。
並且有相當一部分融入了百姓們的日常生活。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是任何學派都無法比擬的。
比如那些精美的玻璃製品,洗漱用的肥皂,甚至紡織機,還有灌溉用的水車,農具之類的,看似平常,但仔細研究起來,裡面的學問絕對很深。
不過,在這之前,很多學問都是不傳之秘,核心技術全在軍工廠裡面。
而科學院大部分都是理論知識。
即便如此,發展科學的潛力也是極大的。
若是能走向工業發展那條路,哪裡還有什麼百家學說的事情。
人就是這樣,無論學問有多麼高深,一旦涉及到了利益之爭,什麼臉面都可以不要。
儒家被蒙毅明確表示不能佔主導,其餘各派的心思立刻活絡了,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到急眼的時候,拍桌子罵娘也是常事。
但當他們面對共同敵人的時候,又很容易能夠達成協作,一致對外。
面對科學院的威脅,百家學子們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意見。
始皇帝意欲推行科學, 這是誰都沒辦法阻擋的事情。
不過,這次科舉,科學院必然是趕不上了。
畢竟他們才剛開始編撰學術專著。
書都還沒出,科舉考試就開始舉行了,哪裡會有這一派士子。
但無論怎麼說,這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不得不慎重。
很快,諸多大佬們就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意見。
百家學說,以儒法為首。
他們很清楚,自己在實用性上,跟科學院沒有掰腕子的實力。
所以,就要揚長避短。
第一次科舉,定然要根據這些學說來擬定試題。
諸多大佬們一致決定,一定要將各派學說之中,壓箱底兒的絕活兒拿出來。
反正試題怎麼難怎麼出,務必要優中選優。
這樣選拔出來計程車子,絕對不會是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