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秦立國以來,對外主張,都是以強硬示人。

始皇帝修長城,也並非全是為了防守。

而是可進可退,讓大秦處於不敗之地。

另一方面,也是讓邊關的百姓,不會在交戰的時候, 遭到匈奴襲擾,從而安穩生活。

事實也證明,大秦不可能從邊陲之地,一路征戰。

所以,長城的作用,更多是前沿崗哨。

如今對匈奴作戰,長城的作用更加明顯,無論是攻防戰, 還是伏擊戰, 秦軍都得心應手。

此時,朔方軍營內,李信軍帳人頭湧動,不少將領聚在一起竊竊私語,似乎在等待什麼。

沒過多久,李信便身著盔甲,面色嚴肅的走了進來。

“諸位,韓信將軍那邊傳來訊息,他們已經突襲了公羊部落,並將左谷蠡王打跑了!”

聽到李信的話,眾將心頭一驚,不由面面相覷。

他們才剛趕到朔方,還沒動手,韓信就傳來了捷報,這動作也太快了。

本來,李信還想立個頭功, 報答嬴政的器重之恩, 沒想到韓信竟然如此了得,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與韓信的作戰,都是獨立的,互相不隸屬。

所以韓信突襲匈奴之事,他根本不知道。

當訊息傳來的時候,李信整個人都是懵的。

按照軍報上的內容,韓信襲擊公羊部落,以及左谷蠡王,總共用了五天時間。

而這五天時間裡,有三天時間都在追擊敵人。

也就是說,韓信花了兩天時間,就擊敗了公羊部落,以及左谷蠡王部落,甚至還追得公羊王,捨棄殘部,獨自逃竄。

這簡直重新整理了大秦騎兵突襲的新紀錄。

由此可見,新秦軍的實力,以及戰鬥力, 非比尋常。

恐怕連這些常年在邊關與匈奴作戰的九原精騎, 都有些不如。

從雙方戰後的統計, 便能看出這一點。

據軍報的內容顯示,在前後五天時間裡,公羊部落和左谷蠡王部落的騎兵,折損了大半。

光是直接被斬首的騎兵,都不下五千騎,而新秦軍騎兵死傷的人數不超過百人。

這是何等的戰損比?

這是何等的戰力?

毫無疑問,這是新秦軍騎兵對匈奴騎兵,幾乎壓倒性的勝利。

但這樣的勝利,並非如軍報中所說的提前計劃的行動。

因為嬴政和趙昆來雲中郡之前,並不清楚匈奴的實時動向,包括那公羊部和左谷蠡王部,都是最近才遷移到大幕西側的。

本來,李信想的是,先收拾掉左賢王,再收拾他們。

結果韓信卻來了個圍點打援。

讓他不得不將重心偏向韓信那邊,在朔方伏擊左賢王。

眼見眾將沉默不語,李信再次開口道:“這次伏擊戰,韓將軍讓我們配合,大家務必打起十二分精神,絕不能讓左賢王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