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項羽,誰才是天下之主?(第1/4頁)
章節報錯
諸國聯軍,中軍馬車上。
項羽罕見的沒有騎馬行軍,而是與張良共乘一架馬車,商議軍事。
雖然名義上是商量軍事,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拉攏張良。
“子房,你與我項氏早有結緣,本王一直很好奇,當初你為何不與我項氏共謀大業?”項羽一邊把玩著酒杯,一邊笑問張良。
張良捋了捋衣袖,淡淡道:“昔日我與項伯交好,乃是朋友之誼,朋友有事,自然不能推搪,但張良一心復辟韓國,因此沒作他想!”
“既然復辟韓國,為何又另投劉邦?”項羽皺眉追問。
“此事說來話長!”
張良嘆了口氣,搖頭道:“我本以為復辟韓國,大仇將會得報,但韓王的能力實在不敢恭維.....”
“這麼說,你覺得劉邦可以助你復仇?”
項羽的眼睛微微眯起,之前范增就給他說過劉邦的威脅,如今聽張良這樣說,不由殺心萌動。
張良雖然年輕,但在六國世族眼裡,威望頗高,而且博浪沙刺殺秦始皇更是名震天下。
這樣的人不可能不明白天下大勢。
連張良都看好劉邦,那劉邦絕不能留。
本來項羽還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慚愧,現在想想,好像正合心意。
似乎看出了項羽的心思,張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後意味深長的道:“當初在夏陽地刺殺秦始皇,大王身邊有範先生,張良留之無用,因此才獨自離開,如今再回首,大王已是天下之王!”
說到這,頓了頓,又嘆息道:“張良留在大王身邊,也是無用之人啊。”
項羽聽罷,淡淡笑道:“子房說笑了,亞父思念家鄉,告老回去修養些時日,子房在本王身邊,本王亦會像對待亞父一般對待子房!”
“更何況,亞父對子房的評價也頗高,相信他不會介懷的!”
“大王明察!”
張良還是淡淡一笑:“天下紛爭雖未平息,但大勢所趨,霸王既然已得天下三分之二,只需攻破咸陽,覆滅秦朝,整個大秦便是霸王的囊中之物,張良無非一謀士,要論治國,尚有欠缺!”
聽到這話,項羽的臉色紅得跟豬肝一樣,說來說去,張良還是不願投靠他。
其實以項羽現在的地位,根本不屑與一謀士說這麼多話,但范增的前車之鑑,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奇才名士都不是阿諛奉承之輩,要想讓他們歸附,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
因此,即使項羽心中非常鬱悶,但還是略帶調侃的說道:“子房果真善謀之士,這言語之間,就把本王的心思堵得嚴嚴實實!”
“霸王與在下,也是故交,相信霸王能理解在下!”張良忽然笑了。
“好了,本王也不強求,咱們聊聊別的事吧!”
項羽說著,擺了擺手,然後轉移話題道:“子房,雍城地處秦國西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無論是我軍要西進,還是奪取巴蜀等地,這裡都不容忽視;
而且這裡又是趙昆隴西軍聚集地,更不能忽視,目前,雍城裡面的秦軍大概有十五萬,憑水域而固守,你有何看法?”
張良想了想,道:“霸王,依在下看,如果趙昆識時務的話,絕不會在這時候出兵南下,而最好的選擇,應該是繼續留在隴西,或者投奔霸王;
現在卻進駐雍城,擺出一副趁火打劫的姿態,可見其目光短淺,不足為懼!”
“子房小看趙昆了!”
項羽聞言,搖頭笑道:“趙昆此人,詭計多端,先不說夏陽地破壞吾等刺秦大事,就說遭遇連番刺殺,還能活下來,便不容小覷!”
“那依霸王之見,這趙昆是有備而來?”
“必然也!”
項羽非常篤定的道:“此前我一直很疑惑,他為何要遷移雍城民眾去櫟陽,現在想來,他應該打算將雍城作為主戰場,與我們決戰!”
“將雍城作為主戰場?”
張良皺了皺眉,若有所思道:“霸王的意思是,那雍城是一個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