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戰,面對五倍於己的兵力,而且還無法完成包圍。

這種仗,放在李信年少輕狂的時候,也不敢輕言能打贏此戰。

畢竟,十而圍之,乃兵家前輩從無數次戰爭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不過,此時的李信卻信心滿滿。

如今的大秦,早已不是之前華夏混戰時,士卒胸口掛個十斤大餅便能出征的時候了。

不說別的,光是軍中的裝備,就遠超之前。

人人披甲不說,所用的兵器,也都是精鋼所制,而且遠攻近戰的武器,都配比在身。

更重要的是,這次出征本都王國,科技院幾乎傾其所有,將壓箱底的本事都拿出來了。

這次出征便是為科學院復

仇,除了趙昆之外,最為憤怒的便是科學院那群技術宅。

當這些人化身戰爭狂人,迸發出能量的時候,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即便李信這種軍中宿將,都為之膽寒。

李信率領的先鋒軍,總共裝備了五架火藥投機。

這種投機,是科學院根據投石車改制而來的。

比起火炮那種遠射程的武器,這種投機近戰攻城很厲害。

可以將兩百斤火藥一次性投擲到一百丈開外的城牆上。

這個大殺器,便是李信攻打凱爾莫罕的信心所在。

說實話,本都王國的表現,讓李信非常滿意。

若本都王國因為大秦出兵,直接慫了,李信才會非常不爽。

年輕的時候,他替始皇帝征戰六國,除了伐楚之戰,幾乎無一敗績。

雖然李信自我消沉了一段時間,但他心底裡,從不缺乏一個名將的傲氣。

這次趙昆特意任命他為遠征軍副帥,李信很清楚這位僅見過幾面的二世皇帝,對自己的期望。

因為一次敗仗,蹉跎半生,碌碌無為。

李信心中又何曾甘心過?

他從未恨過別人,只恨當初的自己還不夠強大,只因為一個區區昌平君謀反,便敗於項燕之手。

每每午夜夢迴,李信也曾想過,若當初的自己再強一些,即便前後夾擊,難道真的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嗎?

這次出征本都王國,一路率軍突進,李信心中的信念,又逐漸復甦。

之前他折戟於楚國,雖然意志消沉,但仍舊在其後的戰爭中,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

也就是六國一統後,李信才鬱郁而走。

驀然回首,他才發現,自己這些年的心情鬱結,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並非是那次失敗。

而是自己不能夠再征戰沙場。

他,李信,生來便註定死在戰場的男人。

在李信心中,與本都王國的首戰,是他向世人宣告自己迴歸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