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欲擁立胡亥為秦二世?”

李斯直勾勾的看著趙高,再次追問道。

“難不成李相欲擁立長公子扶蘇?”趙高皺眉反問。

李斯面露遲疑:“這......”

“李相明察!”

趙高再次躬身施禮:“長公子扶蘇,為人寬厚好禮,乃有儒家門風,若長公子扶蘇登位,必定重用儒家一系!”

“然,儒家一系與大秦新政背道而馳,偏離陛下與李相經營數十年的治國大道。”

李斯聞言,若有所思,片刻,又皺眉追問:“那擁立胡亥就不偏離陛下的治國大道?”

“之前高也說了,胡亥深得法治精髓!”

“哦?為何?”

趙高拱手:“李相莫非忘了?高也是精通律令的要員,否則陛下何以讓胡亥拜高為老師?”

“這麼說,胡亥擁立法治?”李斯淡漠的反問。

雖然趙高之言讓他有些不屑,但趙高的能力毋庸置疑。

卻聽趙高又道:“胡亥從小受高教導,對法治大道從未有疑慮,若胡亥登位,大道必將延續!”

“但是。”說著,他話鋒一轉;“大道延續,首先得李相不失位,若李相失位,大道難存。”

聽到這話,李斯眼睛微眯;“老夫什麼時候有失位之憂?”

“李相何必自欺欺人?”

趙高搖頭苦笑:“若擁立扶蘇稱帝,扶蘇會重用李相否?又或者,李相覺得,自己的功勞能否與蒙恬相比?”

“.......”

李斯遲疑了一下,搖頭嘆息道;“蒙恬內外兼修,擅長籌謀,功勞之大,吾不及也!”

“那天下怨念,可有蒙恬分毫?”

“政道怨念,盡歸吾也,何能與蒙恬相比?”

“那扶蘇之心,李相與蒙恬誰能與他心意相通?”

“蒙恬與扶蘇亦師亦友,老夫自然不能比。”

“那.....”

趙高正打算繼續追問,李斯卻有些不耐煩的打斷了他:“好了,別說了,老夫比不上那蒙恬!”

“非是李相比不上蒙恬,而是扶蘇與李相不同道。”

“嗯?”

見李斯面露疑惑,趙高有些好笑的反問:“若蒙恬真的那麼完美,陛下何不讓他擔任丞相?”

“倒是有理。”默然少傾,李斯點了點頭。

趙高又接著道:“自古君臣一體,賢君名臣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陛下識李相之能,委以重任,那李相必有過人之處。”

“扶蘇連儒案都理不清,又何來識人之能?”

說著,搖頭嘆息:“怕只怕扶蘇受人矇騙,降禍李相,三族俱滅。”

聽到這話,李斯雙目圓睜,怒斥趙高:“趙高!你放肆!”

“李相勿惱,且聽高把話說完。”

趙高再次躬身一禮,言辭懇切的道:“李相助陛下開創千古偉業,卻遭暴政之名,若扶蘇登位,必將平息天下怒火,到那時,李相就不怕自己成為替罪羊嗎?”

“這.....”

“李相不必疑慮,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