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過後,嬴政回到了書房。

望著堆積如山的奏摺,他恍然想起了趙昆說的那些話,不由眉頭緊皺。

善於察言觀色的趙高,立刻捕捉到了嬴政的情緒,連忙問:“陛下可是累了?老奴這就去為陛下弄碗豆腐腦來!”

始皇帝喜歡吃豆腐腦的事,自然傳入了趙高耳中。

作為始皇帝寵愛的官宦,他也不遺餘力的派人去學豆腐腦的製作方法。

好在這方法是千口村傳出來的,頻陽城裡也有人賣豆腐,所以倒是不難學。

聽到趙高的話,嬴政忽然一笑,旋即擺了擺手:“去吧,再弄點豆漿,油條。”

“老奴明白。”趙高含笑應答。

不用想也知道,這豆漿油條,肯定又是趙昆鼓搗出來的吃食。

論討陛下歡心,這大秦帝國,恐怕只有趙昆能與自己計較了。

思慮稍頓,趙高轉身就要離開書房。

這時,嬴政忽又想起什麼似的,補充道:“多弄兩人份的量,把馮去疾和李斯一併叫來!”

“諾。”

趙高躬了躬身,應諾而退。

沒一會兒,三人都來到了書房。

“臣,馮去疾,李斯,拜見陛下——”

嬴政揮手:“好了,愛卿不必多禮,快入座吧,朕有點事交代,你們聽,可不可行,給個意見。”

馮去疾和李斯聞言,互相對視,然後依言入座。

“隴西的兵災雖然消退,但流民多不勝數,如今湧入關中,必須儘快處理。”

“渭河系河道整治,關呼春耕大事,馬虎不得。”

嬴政先幹練的丟擲問題,然後等待臣子各抒己見。

這是他一貫地作風,李斯和馮去疾也見怪不怪。

等李斯和馮去疾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後,嬴政又從桌案上拿出一份紙製的奏摺遞給馮去疾。

“你們再看看這個,這是應對措施。”

馮去疾對紙已經不陌生了,只是目光頓了頓,朝展開奏摺,與李斯一同觀看。

上面有關於賑災撥糧,開捕給利,清淤通河,建立功德碑等一系列措施。

比他們給出的意見,更加有效,也更加高效。

兩人看完,面色微微變了變。

每一條措施,都切中要害,考慮到了所有的可行性,以及提前預防的可能性。

“這……”

馮去疾合上奏摺,看向嬴政,欲言又止。

嬴政笑了笑,道:“有什麼話就直說。”

“回陛下。”

馮去疾沉吟了一瞬,拱手道:“老臣以為,建功德碑可鼓勵百姓參與河道疏通,甚至修築河堤,實乃良策。”

頓了頓,又道:“但允許百姓捕撈禁漁水系,怕是會釀成禍端,實乃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