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皺起了眉頭,心說誰這麼猖狂,居然能讓自己在軍事上很難望其項背?

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不過,他也沒當即反駁趙昆,而是靜靜等待趙昆的下文。

似乎看出韓信有些不服氣,趙昆笑著朝他道:“別不服氣,那個人的本事,你以後會知道的。”

聽到趙昆這麼說,陳平越來越感興趣,於是再次追問:“那個人究竟是誰啊?”

“我只知道他叫韓信,具體在哪還不知道……”

趙昆說著,不由露出感慨之色,悠悠的道:“韓信此人,用兵如神,是千古難遇的良才,古往今來,恐怕很難有人勝他。”

陳平:“………”

韓信:“………”

兩人對視,滿臉懵逼。

趙昆以為他們不信,又補充道:“實不相瞞,我理想中的統帥,就是那韓信。”

“是……是嗎?”韓信撓了撓頭,有些不確定趙昆說的那個韓信,是不是自己。

畢竟他也就打過幾場橄欖球比賽,還沒有正式踏入戰場,指揮作戰。

用兵之道,可不是看了幾本兵書,就說你會用兵,更何況用兵如神,這絕對是千百場戰爭打出來的。

很明顯,韓信到現在為止,連一場像樣的戰爭都沒打過。

所以,他不認為趙昆說的是他。

但陳平卻饒有興趣的追問:“那公子說的這個韓信,可有表字?”

“表字?”

趙昆愣了下,搖頭道:“或許有,也或許沒有。”

在古代,同名同姓的人,不是沒有。

就連同一時期,都可能出現同名同姓的人。

比如韓信,恰巧在秦末,就有兩個韓信。

一個是我們熟知的兵仙韓信,另一個則是不怎麼熟悉的韓王信。

但兩個人的生平事蹟,卻大相徑庭。

更巧的是,兩人都為劉邦立下過汗馬功勞,且都造反而死。

因此有很多人將韓王信,當作了韓信。

為了杜絕以上情況,古人開始立表字。

比如張良,也叫張子房。而子房,就是張良的表字。

同名同姓可以有,但同一時期,同名同姓,同表字的,基本不可能有。

所以陳平才會問韓信的表字。

但韓信出身平民,哪有什麼表字,就算有,歷史上也沒有記載。

眼見趙昆說得似是而非,陳平又追問道:“那他的大概位置在哪?”

“應該在淮陰吧……”

趙昆想了想,忽然笑了:“你這麼好奇他幹嘛?”

“莫非你要幫我找他?”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