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昆上輩子看過很多歷史,其中最讓他覺得可笑的,就是在古代大興教育。

以為只要開了民智,國家就能發展,科技就能騰飛。

這純粹是異想天開。

大興教育的前提,首先得國家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一群耕地務農的百姓,飯都吃不起了,你讓他們送孩子去上學?

這可能嗎?

還有,隔三差五皇帝要打仗徵兵,你讓他們怎麼好好學習?

最搞笑的是,人人都讀書識字,地方出一條政令下來,百個人有百種解讀。

又如何能實施政令?

別說古代,就是在現代,都有人造謠傳謠。

更何況,大開民智對皇權的衝擊尤為巨大,無論哪個當權者,都不會喜歡。

所以符合現在社會條件的方式,只能是愚民政策。

當然,精英教育還是需要的。

畢竟這是時代的選擇。

而嬴政作為一統天下的皇帝,自然也知道愚民對皇權鞏固的重要。

沉默良久,嬴政和王賁對視一眼,隨後沉沉的問道:“那我兒接下來打算如何做?”

“所謂不破不立,破而後立,那些六國反賊不是喜歡藏頭露尾嗎?”

趙昆冷笑道:“造反的時候,他們肯定會跳出來,屆時見一個殺一個,然後重整秩序,順勢推行新法,籠絡人心,還民安定!”

其實這種做法,跟漢承秦制,唐代隋差不多。

都是透過造反誅殺一部分刺頭,然後在拉攏一部分精英,開始新的政策。

雖然過程相對殘酷,但總比縫縫補補的解決問題,強多了。

可這話聽在嬴政和王賁耳中,卻又被驚到了。

因為這種做法,的確能解決問題,解決六國餘孽,但大秦不就亡了嗎?

這樣做值得嗎?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趙昆又如倒豆子一般說道:“義父,據我猜測,始皇帝應該會重新啟用通武侯,屆時咱們裡應外後,搶佔先機!”

嬴政:“........”

王賁:“........”

“嗯,我還得想辦法讓王離去南疆執掌一部分軍隊,這樣,等始皇帝駕崩之後,我大哥......”

“哦對了!”

說著,忽又想起什麼似的,趙昆轉頭望向王賁:“通武侯若被啟用,最好申請去遼東,那裡還有幾十萬邊軍,到時候我們會師頻陽,大事可成......”

我擦!

你小子可真敢想啊!

嬴政聽到趙昆的話,臉都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