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到時候朕倒要看看,你們兄弟如何造老子的反!

趙昆聞言,一臉興奮:“那太好了,我大哥見到你,肯定會很開心!”

“是嗎?”

嬴政挑眉道。

“當然啊!”

趙昆:“我大哥對我可好了,他一定會幫助義父的!”

嬴政心中冷笑,學著趙昆的語氣說了一句:“最好是......”

旁邊的王賁抬手扶額,忍不住暗暗嘆息:“自作孽不可活啊!”

卻聽嬴政又朝趙昆問道:“你方才說扶蘇一手好牌,全打爛了是何意?”

“哦忘了,咱們在談繼承者的問題。”

從興奮中回過神來,趙昆恍然道;“我大哥從小深受始皇帝喜愛,若不犯大錯,繼承皇位,基本沒什麼問題,可惜被淳于越毒害了,變成武不算武,仁不算仁的‘君子’!”

“武不算武,仁不算仁?”

嬴政一愣,這話倒是聽起來新奇。

“是的!”

趙昆點頭道:“在淳于越之前,我大哥勇武果敢,實乃大秦皇室絕頂的好苗子,可惜後來拜師淳于越,受儒家思想毒害,最終勇武雖有,果敢全無,仁德不成,反受其害!”

“這不就是武不算武,仁不算仁嗎?”

聽到這話,嬴政仔細回想,好像有點道理。

以前的扶蘇,的確是朕心目中的太子人選,可惜後來拜師淳于越,養成了寬仁好禮的臭毛病。

可這些事,趙昆又是如何知道的?

他那時都還沒出生啊!

莫非扶蘇給他講了自己的往事?

想到這,嬴政忍不住好奇的問道:“聽你的意思,似乎不喜儒家?”

“非是不喜,而是不屑!”

“嗯?”

“孔夫子一生講仁,卻從未給仁定下基調,這就導致了後世不停解讀,如此一來,仁便成了氾濫的災禍;

對民講仁,對貴族講仁,對不法之事講仁,對異族講仁,事事為仁,最終仁不成仁!”

此話一出,嬴政眼睛大亮,王賁滿臉詫異。

卻聽趙昆又道:“春秋五百年,真正對仁定義的,實際上是商君!”

“哦?”嬴政挑眉:“商君你也知道?”

趙昆白了嬴政一眼,心說瞧不起誰呢。

“商君曾言,法以愛民,大仁不仁,韓非子也曾言,家無敗虜,慈母敗子,所謂仁,得有度!”

敞亮的房間,趙昆的聲音迴盪不停。

如此言簡意賅的論述,讓嬴政和王賁不由面露震驚之色。

他們實在想不到,看似愛胡鬧的小子,竟能說出此番大道之言來。

確實如此,以小仁度大仁,實乃不仁。

這也是嬴政為什麼堅持以法治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