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生平大敵(第2/3頁)
章節報錯
話音剛落,蒙毅便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通武侯所言有理,災情事關重大,望陛下三思。”
李斯拱手:“陛下若擔心軍事,可向遼東派遣軍隊,臣相信我大秦將士,一定能震懾東胡,讓他們不敢進犯!”
蒙毅剛想反駁,卻見嬴政抬手打斷了自己:“蒙愛卿稍等,朕想先問問李丞相。”
李斯一愣,旋即拱手道:“陛下請講!”
“李丞相可曾聽過‘刻舟求劍’的故事?”
李斯聞言,臉色刷的一下全白了。
這則故事出自《呂氏春秋》!
乃是呂不韋所著的典籍,李斯曾經也編撰過。
自從呂不韋死後,這典籍就成了禁忌。
如今嬴政當著李斯的面提起,讓他不由有些惶恐。
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是要敲打自己?還是有別的用意?
就在李斯胡思亂想的時候,卻聽嬴政又道:“昔日我大秦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凡事採用法治,無可厚非;
但如今我大秦坐擁六國之地,千萬人口……”
說著,他又轉頭望向馮去疾:“若還遵循舊制,與那楚人求劍何異?”
馮去疾有些疑惑的問道:“照陛下這麼說,賑災難道就不是遵循舊制?”
嬴政:“當然不是,朕說的舊制,與你們想的舊制不同。”
馮去疾:“有何不同?”
嬴政笑了笑,沒有回答他,轉而望向李斯:“不知李丞相可曾讀過《晏子春秋》?”
李斯:“……”
怎麼又問自己?
明明是馮去疾的問題啊!
此時此刻,李斯總感覺自己被針對了。
不過嬴政發問,他又不敢不答,於是硬著頭皮道:“自是讀過。”
他雖是法家,但也博覽群書,畢竟師從荀子,而荀子乃是有名的大家。
荀子教導弟子,都是採用百家之長,而李斯自然受其影響。
“那李丞相可知晏子修路賑民之事?”
話音剛落,李斯和馮去疾同時一愣。
是的,嬴政提出的賑災之法,就是後世有名的以工帶賑。
所謂以工帶賑,就是用勞動換溫飽。
當時齊國發生災情,晏子請求齊王賑災,結果被齊王拒絕。
恰巧他正在主修道路,就命令官吏提高工錢,招納災民充當勞動力。
最終路修得比原來長,工期增加了不少,而災民也得到了救濟。
“朕決定重新修繕邊境長城,抵禦東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