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出來受死好吧!

這就好比超人被一把普通小刀給捅死了。

就離譜!

第二點,被影評人李可可噴得體無完膚。

她在影評中寫道:“即使是一部“爆米花”電影,也需要一條明確的感情線索作為“中心思想”。

但《綠燈俠》想表達出線索和中心,卻顯得十分混亂。

是的,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三個編輯在講故事。

起初她認為“克服父親離世帶來的恐懼”將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感情線索。

但到了中期,似乎轉變為關於“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討論。

再之後,主角又認為自己“辜負了父親的期望”並因此感到糾結。

最終,讓主角爆發出最大力量的也不是父親,而是“綠燈軍團的誓詞”。

而“父親離世”的帶來的恐懼再也未被提及。

WQNMLGB

原諒我爆粗口,這部所謂的“進口大片”簡直辣眼睛,我寧可去二刷、三刷《起風了》,也不要看一部故事都講不好的電影。”

或許有吹捧《起風了》的嫌疑,但李可可的影評還是引起了一部分網友的共鳴。

是以,《綠燈俠》的評價一降再降,終於跌破6個點。

5.9分

作為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它真的重新整理了新低。

最終,三大院線不得不調整拍片,將黃金檔留給了《起風了》和《大事件!》兩部本土電影。

瀚國媒體興奮了。

米國大片被本土電影完爆,沒的說,吹爆他。

之前不能在墨盒影視相關新聞上誇大修辭的憋屈終於得到釋放。

通篇都是對《綠燈俠》的吐槽稿,只是最後點你一下,這總可以吧!

瀚國媒體的報道加速了《綠燈俠》的提前下架,也給了《起風了》一筆神助攻。

上映一週,全國票房達到300萬人次。

如果保持這個態勢,電影下架前,有望進入瀚國影史票房前十五。

媒體們又開始騷操作,每天實時播報最新票房,將《起風了》的票房跟影史上的導演就行橫向對比。

但凡同上映時間內被《起風了》超越,那這部電影和導演就會被拉出來DISS一番。

被Diss的導演面對媒體這種無冕之王感到無奈,而趙以墨的背景讓他們更加不敢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