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同齡人結婚比較早,小孩兒已經45歲了。

回來匆忙,昨天也沒來得及好好看看老家的變化。

今天串門拜年正好四處瞅瞅。

蘇省GDP高,當地也有錢,這幾年老家變化還挺大。

首先是道路。

原本莊臺上的住戶,都是自掃門前雪,只負責家門口的這一塊兒。

現在由區裡牽頭將整個莊臺的道路都鋪上了水泥路並且做出一定的拓寬。

老一輩人對於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以及家門口的那一塊兒區域那叫一個錙銖必較。

只要有空間,總要中點啥,栽點啥。

最常見的就是蔬菜,過分一點的就是各類樹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類車輛的普及,為了省事越來越多的人會把車子開到家門口,這也導致了各類小摩擦的誕生。

壓了點蔬菜啥的都是常事,如果是本莊的一般倒也不會說啥。

但總會有極個別比較難纏的,不僅會讓他你賠錢,而且他還過分的在路旁加了柵欄。

路本來就勉強夠走,加個柵欄就更窄,經常有人的車子被刮傷。

現在好了,政府出面,直接給你丈量好了路面的寬度

原先過分的柵欄、越位的蔬菜、樹木直接給你拆了。

即便你再重新加上柵欄也不至於刮到路過

的車輛了。

除了精修了道路,還給加裝了LED路燈。

這是個相當大的惠民政策。

以前莊臺都沒路燈,到了晚上除了住戶家的照明,路上黑漆漆的一片。

如果夜間趕路,諸如吃完酒席回家之類的,必須要帶一個手電。

否則極容易發生碰撞事件。

趙以墨小時候就和人撞過,那時候他是走讀生,晚上要趕回家,當天正好手電的電池沒電了。

黑燈瞎火,又遇到幾隻野狗追趕。

迎面就跟對向的人撞上了。

巧合的是,對方也沒帶手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