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

過年的固定節目就是“春晚”。

如今春晚已經不是一臺純粹的電視晚會,

它已然成為億萬觀眾心中的“精神年夜飯”,是一場充滿儀式感的文化盛宴。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

因為當時訊息不發達,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貧乏

絕大多數人在過年的時候早早就守候在電視機旁邊

春晚也成為了一道必不可少的“大菜”。

很多人從晚飯開始可以一直津津有味觀看到春晚結束,可以說是了水果和瓜子,趙爸泡了一杯茶,均都穿著單薄的針織衫。

其實,蘇省的冬天很冷。

空氣中含著冰的那種溼冷。

但是老家早早裝了地暖,只要不邁出大門,倒也不覺得冷。

趙以墨走至窗臺前,向前屋看去。

透過西廂的玻璃,可以看到裡面明亮的電視螢幕畫面,聽到轟隆的聲樂聲。

顯然,趙老爺子此刻也在看春晚。

只是年紀大了,聽力不可避免的下降了,但是老爺子又固執的不肯戴助聽器,只能把聲音調大。

為此,趙父還特地購置了兩個音箱。

老爺子對於科技側的醫療器械一直持有懷疑的態度,但長久如此,只會導致聽力越來越差。

趙以墨默默記在心裡:“今年說什麼也得說服爺爺戴上助聽器。”

他暗自思忖著等天氣暖和一點,帶著爺爺去一趟羊城或者魔都

有孫輩陪著再讓他見見老一輩同齡人的現狀,應該可以降低他的牴觸感。

“哎呀,去年應該換輛車的,明天小墨開A6過去,會不會檔次有點低了。”

趙父突然嘆道。

“大過年的,你嘆啥氣。開什麼車也沒關係吧,小墨的車子在羊城,還能拉回來啊?這兩個孩子知根知底的,人家那邊不會說什麼的。”

趙媽拍了拍趙父的後背,白了一眼道,話音一轉:

“不過你那A6也是該換了,馬上6年了,咋們家可以買輛SUV,以後人多,寬敞。”

趙以墨饒有興趣地看向自己老媽。

她這樣說,顯然是有心儀的車子了。

“媽,相中哪輛車了。”

“新款Q7蠻不錯的。我們單位譚校長買了一臺,我看著蠻好。”

“新Q7?車型挺好看,內飾也不錯。”

趙以墨表示肯定,隨即道:“過了年回羊城,我給你們訂一輛。”

趙爸:“我們買,不關你事。”

趙媽:“就是,我們倆不用你操心,留著錢做你自己的事兒。

你這是又創業,又談物件的,用錢的地方多了去。

我跟你爸平時又沒啥開銷,收入也不低,買個Q7還是小意思。”

趙以墨解釋:“不是那個意思,我有信得過的朋友在車行,那邊提車要快一點,而且還有優惠。”

趙媽表示懷疑:“朋友?信得過嘛,我跟你說……”

還準備再說,被趙爸攔住。

趙以墨特別強調“信得過的朋友”就說明他心裡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