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採購(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軍未動,涼草先行。
在請教並說服一位即將退休的某附屬醫院主任後,趙以墨聽取他的意見並根據自己瞭解的市場情況,準備採購一批專業的男科裝置。
根據李主任的推薦,趙以墨認識了他認識的幾位廠商代表。
樹要皮,人要臉。
作為某羊城大三甲的主任,尋常廠家自然入不得他的眼睛。
推薦的幾個廠家全都是赫赫有名的。
有名,則意味著價格不菲。
而往往公立醫院出來的主任會遵照著固有的那一套去推薦,去說話。
對此,趙以墨自然不會去花那些冤枉錢。
他直接擺明了車馬,暫時接管了採購大權。
李主任的推薦費肯定要給,權且當做是資訊支援了,但不會放任廠商代表去操作貓膩。
資訊開放的時代,跨省詢個價,貨比三家就知道里面有多少水分了。
更何況,趙以墨本身在魔都也認識很多廠商代表。
你真要價格保護,大不了替換廠家,甚至等到報單保護期結束唄。
對於裝置採購中的水分,趙以墨門清。
一番交流,羊城的這些廠商代表也摸清了趙以墨的底,知道他不好糊弄。
得知他允許給李主任留有一定的空間後,他們也紛紛給出了一份相對中肯的報價。
沒有優惠太多,還有空間。
趙以墨在讓採購去網上針對詢價後,得出結論。
他也不急,而是讓採購去網上的那些銷售公司那邊報單。
報單自然不會透過的。
當地廠商已經報了個價,怎麼可能透過。
相反,總公司那邊會將報單資訊反饋給羊城這邊的廠商經理。
羊城的這些人聽到這個資訊是什麼反應呢?
MLGB,這個醫院好煩,到處問價!
哎嗨,趙以墨就是需要給他們這個心裡壓力,並且多說幾次“我在考慮一下。”
三次一說,這些當地廠商就慌了。
為了成交,自然而然地報價就降了下來。
這個時候,趙以墨才會真正地考慮購買與否。
經過兩次打壓,廠商的價格或許可以降,但再降容易出現“庫存貨”“試用機”“故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