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李棟氣不打一處來,和著自己說了半天,連最親近的屬下都沒說通。

。。。

“幹爺爺,今天萬歲爺在御書房發了大火!”一個長得頗為精幹的小太監低聲向劉瑾稟報著,一邊說一邊四處看看,生怕被別人聽見似地,這人叫郭達,是專門負責給李棟沏茶倒水的太監,看到劉瑾得勢就認劉瑾為幹爺爺,改名叫劉達了。正好劉瑾也需要一個眼線在李棟的身邊,所以劉達一表示願意投靠他,劉瑾就欣然同意了。

“因為什麼事?和誰?”劉瑾對李棟的訊息可謂是非常的關心,他的榮華富貴全系在李棟的身上。

“因為什麼事情孫兒卻是不知,萬歲爺談事情的時候根本不讓人靠近,這一次是因為萬歲爺的聲音有些大,所以才知道萬歲爺發了火,是跟王守仁和李響兩人。”

“哦?”劉瑾臉上頓時出了笑意,這可是個天大的好訊息,他早就對李響的權利垂涎三尺了,李響管著錦衣衛,那可是懸在文武百官頭上的一把利劍,誰掌握了它,誰才真正意義算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掌管了錦衣衛還可以為他斂財提供莫大的方便。

而他對王守仁的恨卻是因為一件事情,一次他聽他的眼線和他回報,王守仁在給李棟講課的時候告誡李棟。

“皇上應該遠離小人,親近賢臣,國家才能興盛。”

劉瑾很有自知之明,小人不就是咱家嗎,賢臣不就是你嗎?這就是劉瑾先生的對號入座的邏輯。

因為這兩個原因他早就想動李響和王守仁了,可是奈何這兩個人是李棟最親近的屬下,長期以來他一直都沒敢下手,現在終於讓他等到了這個機會,哈哈天助我也!

不過此時劉瑾還沒高興的暈過頭,他可不敢兩個人一起動,先動一個試試水的深淺,看看李棟那邊的反應在說,劉瑾想了想,柿子還挑軟的捏呢,就從王守仁開始吧。

當天劉瑾就暗示右都御史劉宇彈劾王守仁翫忽職守、持寵而驕,以此為由劉瑾連夜寫好調令,但是考慮到王守仁帝師的身份,所以朝廷並不予嚴懲,把王守仁調到南京當兵部侍郎,以王守仁現在的官職來說,從郎中到侍郎是升遷了,可是南京兵部哪有什麼事情可做,只是整天枯坐著喝茶,這種升遷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發配和打擊報復。

這道調令司禮監直接用印,然後轉發給了內閣,劉瑾為此還擔心了半天,害怕內閣封還這個調令,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內閣三個大學士不知道是沒有注意,還是有意為之,對劉瑾的做法採取了沉默的態度。

第二天上午,王守仁剛剛上衙,就有太監到兵部宣旨。

王守仁目瞪口呆的僵立在那裡,聖旨的具體內容也沒聽清楚,他實在是不敢相信,李棟居然讓他捲鋪蓋滾蛋?

道了一聲“臣領旨!”王守仁神色木然的從太監手中接過聖旨,低頭不語的看著聖旨上的內容,看到一半他先是皺了一下眉頭,然後嘴角上揚。

聽了那聖旨,兵部的其他官員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尤其是以左右侍郎盧觀影和劉宇為甚,這王守仁在兵部一天,尚書的位置就是給他留的,他們二人的官職去向也是一個未知數,誰知道王守仁下一個官職是不是兵部侍郎,

那道突入起來的聖旨,真是讓這二人喜不自勝,這王守仁也是不知道珍惜,怎麼就惡了萬歲爺呢?官場上從來不缺少同行的傾軋,雪中送炭者少,落井下石者多。盧觀影笑著來到王守仁面前,假惺惺的拱手道賀“這可是要恭喜王大人榮升了?南京可是個好地方,煙粉之地,真是讓人嚮往啊。。。”

王守仁笑著回答“盧大人說的是,南京確實是個好地方,我也有心去南京呆一段時間,只是不知道這一次的公費旅行到底能走多遠!”

聽了王守仁莫名其妙的話,盧觀影心說這王守仁莫非得了失心瘋,怎麼胡說八道?

王守仁哈哈一笑,不在看兵部其他人噁心的嘴臉,轉身回府去了。

回到府上,同樣得知訊息的王華也趕了回來。

“伯安,那是真的嗎?”王華自從聽到那個訊息之後也是不敢相信,李棟對王守仁一直都是推崇備至,怎麼好好的就把王守仁調到南京去了?

“父親大人勿憂,這聖旨。。。嘿嘿,父親大人請看!”王守仁微笑著把聖旨遞給王華。

王華不明就裡的接聖旨,低頭看了一會“這。。。”

“這聖旨上說兒子翫忽職守。。。呵呵,兒子當這個郎中才多長時間,又從何談起翫忽職守?我料此聖旨必是那劉瑾所為!”

“這麼說,陛下還不知情?”

王守仁點點頭,苦笑著搖搖頭“雖說陛下還不知情,可是兒子恐怕也要辛苦一遭嘍,聖旨上說即日出京,不過想來是走不遠的,出門的衣服也不用帶著,帶兩個隨從即可,也不知道兒子能不能走過大興,呵呵。。。”

王華也做了一輩子官了,細細想了想,自然明白了其中各項關節,只是他不明白這樣的聖旨,內閣怎麼就同意了呢?難道說劉健等人也忌憚王守仁升起得太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