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牢記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尋: &網

“陛下,三大學士殿外求見!”劉瑾躬身對李棟稟報著

李棟打心眼裡膩歪那三個老頭,可是那三個大學士是李棟的父皇留給李棟的顧命大臣,短時間內李棟還動不得他們,況且這三人在朝中門生故舊頗多,影響力很大,沒有這三個人替李棟管理朝政,恐怕憑著李棟那點人馬還真就鎮不住文武百官,所以人還是不得不見的,李棟趕忙收好糕點盒子,摸去嘴角的殘渣,端坐好,無可奈何的說“請那三位大學士進殿吧!”

殿門外三大學士應聲走進殿來。今天三位大學士聯袂趕來,其實是為的一件大事。他們聽說李棟居然自己選定了皇后。

按照歷朝歷代的規矩,這納後之事,皇帝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必須由內務府在大量的候選人之中精細挑選,最後再由內官、內閣陪同皇太后進行商榷之後才能決定,這種事情只是會禮節上徵求皇帝的意見,其他的事情自然會有人全程操辦,皇帝只等進洞房辦事生孩子即可。

三位大學士都端著肩膀,不停的舔舔嘴唇,一副要進行口水大戰的摸樣。

“陛下,臣等聽說陛下要選定一個鏢師的女兒做天下之母?”

李棟點點頭,嘿嘿一笑“這事都傳到你們那去了,正好我現在通知你們,過兩天我大婚,你們可都要來捧場啊”

“陛下,此時還需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為什麼?”

“陛下繼位,六宮無主,臣等本來也早就想和陛下說起此事,可是。。。陛下,我朝選擇正宮之主,必須是官宦之家的女兒,這樣才能保證帝后身世清白、知書達禮,才堪為天下之母。”李東陽做過李棟的東宮老師,這事當然由他來勸諫最好。

“少胡扯,當我沒讀過書是怎麼的,太祖遺訓,所有子孫登臨皇位者,必須娶平民之女為皇后。”李棟早就料到必定會有大臣出來反對,所以急忙找來一些證據來佐證自己可以娶張清瑩的合理性。幸好朱元璋害怕外戚的權利過大,影響朝政,所以給子孫後代立了這麼一條規矩以此抑制後族勢力。

“這。。。陛下。。。”李東陽萬萬沒想到李棟會用太祖皇帝的遺訓來反駁他們,這個他也沒教過李棟呀,他是怎麼知道的?“太祖確實有這樣的遺訓,可是陛下無需擔心此事,我朝祖制,後宮嬪妃敢妄言政事者殺無赦,大明宮壺肅清,論其家法之善,遠超漢、唐,所以請陛下還是娶一個官宦世家的女兒為後吧!”

李棟撇撇嘴“李大學士,是你記性不好還是我記錯了,我怎麼記得那條祖制的全句是後宮嬪妃太監敢妄言政事者殺無赦,嘿嘿。。。太監現在到底有如何的權勢,不用我說吧。若是我娶了官宦之女,他日外戚橫行,你們怎麼辦?”李棟笑眯眯的看向李東陽。

“這。。。”李東陽大皺眉頭,用眼光瞄向劉健,那意思是老兄你來。

劉健咳嗽一聲“陛下,選立皇后,作範中官,這是何等大事,陛下怎麼也不與臣等商量?”

“跟你們商量?我跟你們商量得著嗎?我娶媳婦,和我老孃商量一下不就得了?照你的話講,你娶媳婦的時候跟我商量了嗎?”

劉健倒吸一口氣,立刻被憋得啞口無言,低著頭衝謝遷努努嘴。

“陛下,這選後之事其重要性雖不及陛下選拔太子,可也備受世人關注,各個官宦世家早就把適齡的女子送進宮內供陛下選撥,陛下如此做,叫那些已經進宮待選的女子如何自處?叫那些官宦世家如何看待陛下,為了政局穩定,臣請陛下三思!”

劉健和李東陽相視一笑,還是謝遷老謀深算,李棟這麼做,無疑是把全天下所有官宦世家的選後之路堵上了,為了天下穩固,他也必須做出犧牲。

“謝大學士,我倒想問你,是普通的黎民百姓多呢還是官宦世家多?”

“這。。。自然是普通的黎民百姓多!”

“著啊,我既為天下之主,那麼自然要考慮大部分人的感受,我娶了一個平民百姓的女兒為妻,就是要告訴天下所有的人,無論身份如何,他們都可能成為皇親國戚,我給了他們一個公平,一個希望,這樣做豈不是讓大明的江山更為穩固?”

劉健等人輔佐弘治皇帝多年,自然不是什麼迂腐之人,之所以反對李棟娶張清瑩,完全是因為李棟事先沒有和內閣商量,這個口子一旦開啟,皇帝就會繞過內閣做很多事情,所以他們趕忙過來勸諫。

可是聽了李棟的一席話之後,他們都陷入了沉思,為官多年,他們也發現朝廷已經離平民老百姓越來越遠了,有些政令到地方很難執行,百姓對朝廷有牴觸情緒。給他們的感覺就是朝廷過朝廷的日子,百姓過百姓的日子,

三大學士也做過調查,歸根到底是因為,百姓認為朝廷在很多事情上不公平,在社會資源分配上一直都是那些官宦世家佔據絕對的優勢,而朝廷對此事一直不聞不問,所以百姓已經不拿朝廷作為可以依靠的地方,說白了,朝廷沒給他們希望。

他們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紛紛對李棟躬身“陛下,是臣等思維狹隘,沒有陛下考慮的周詳,請陛下恕罪!”

李棟一愣,沒想到就這麼三言兩語就說服三大學士,他立刻喜滋滋的攙扶起三個大學士。

“既然話說到這裡,那我就多說兩句,我在天津的時候,發現老百姓對朝廷有一種天生的不信任感,是什麼原因,你們為官多年,我不說你們也應該清楚。這樣不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老百姓的不滿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爆發的。”

“陛下所說的有理,我等思及此事也每每憂慮不堪,可是我大明承平日久,積弊叢生,先帝在世時以仁政治理天下,可。。。哎。。。效果嗎。。。臣等無能,累及先帝英明,未能讓百姓人人安居樂業,實在愧對先帝知遇之恩!”

李棟點點頭“你們有這個想法就行!那我就提出幾點我的看法,你們幾個大學士斟酌一下,第一要輕徭役,減負。少折騰他們,其實老百姓自己都知道怎麼活,只要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和土地,他們完全有能力養活自己和朝廷,若是能力所及我將永久的取消農稅!第二,公平!至少是司法上的公平,老百姓要有能說理的地方!第三,希望,我將大量的在各地興建學校,開民化,讓百姓的孩子都能讀得起書!第四,驕傲,我要所有人為自己是大明的子民而驕傲,北方的遊牧民族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大量的國朝努幣用於邊防,我將在十年內平定北方,讓北部邊境再無大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