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牢記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尋: &網

皇宮大內東暖閣內的警戒依舊沒有散開,而且守備更加森嚴了,李棟秘密傳召了幾個人來這裡開會,他們分別是成國公朱剛、英國公郭勳、保國公朱暉外加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柳傑、右都督倪霖。

說是秘密傳召,可是現在李棟周邊都有各方大量的眼線存在,皇宮大內更是好像篩子一般,根本談不上保密,這五個人前腳進入皇宮,不一會功夫,整個京師幾乎都知道了這件事情,這次會面備受文官們關注的同時,也讓文官集團非常的不安及不滿,因為這五人當中前三個是京師勳貴的代表人物,而後兩個是大明軍界的領軍人物。李棟傳召這幾個人的目的簡直就是呼之欲出,李棟從來不掩飾自己親近武將的態度。

三大學士在內閣的簽押房內,心不在焉的批閱著奏章。。。

各部尚書在自己的值房內,心中忐忑的猜測著萬歲爺會和那幾個人在談什麼。。。

還有大量的文官聚集在一起,群情激奮的談論著‘陛下如此親近武將,我大明恐將再現唐宋藩鎮之亂。。。’

“國之大、好戰必亡!”

“我等應該上書勸諫陛下,以全咱們做臣子的本分!”

。。。

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李棟召開的秘密會議裡面還是有一個文臣的,王守仁。

只是王守仁此時就如老僧入定,微閉著眼睛,好似快要睡著一般。

“上次你們找到我這裡來,說想讓自家的子弟入近衛軍,我說考慮考慮,我確實考慮了,今天把你們叫來就是想告訴你們我這幾天考慮的結果。”

朱剛等五人,身體微微前傾,小半拉屁股搭在矮凳上,態度很是恭敬。

“我的回覆是,不行!第一我怕你們家的那些公子受不了約束,犯了我的軍規,到時候兩下不好看,第二,我怕你們那些公子哥把我的兵帶壞了!”

朱剛等人身體一顫,但面色卻如平常,一副泰然受之的樣子。

“行了,不說這事了,我最近查閱宮中和錦衣衛的典籍,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想和你們幾個分享一下。”

“臣等恭聽陛下教誨!”

“英宗土木堡之變,你們都知道吧!”

朱剛等人一愣,一時沒反應過來李棟為什麼要說這個話題,也不好開口說什麼,只是點頭表示知道。

“土木堡之變給我大明帶來的影響很大,那一戰五十萬精銳之士喪失殆盡,成祖爺留給子孫後代一批有軍事經驗的勳貴武將也死得七七八八,都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死了的那些將星讓我很心疼。”

朱剛等人微微點頭,那一戰實在是把大明兩代雄主打出來的國威打沒了,從此之後大明對周邊遊牧民族,尤其對蒙古人全面陷入了被動防守。

“可是說心裡話,我並沒覺得那有什麼,誰還不受點挫折,就如成祖爺那樣的一代霸主,第一次派人征伐蒙古,三十萬將士還不是讓人殺了個乾乾淨淨,可人家成祖爺是怎麼做的,旋即又派了五十萬人,而且還是他老人家親征,結果如何?打得蒙古人望風而降,所以說士兵死了再招就是,武將死了在培養就是,咱大明別的沒有,人還不是有的是?”

朱剛等人相視一笑“陛下所言極是!”

“可是我發現大明從那一刻好像起了變化。在土木堡之變前,文官們儘管已經很有勢力了,但在朝堂中,還有一股勢力制衡他們,那就是你們武將勳貴集團,而那一戰葬送了一大批勳貴裡的精英人物。可以說他們一死,代表大明的武將勳貴集團土崩瓦解了,在也沒有制衡文官的力量了。”

“文官們迅速接管了這個權利的真空地帶,得到了咱大明帝國權力中最重要的權力:兵權!從此之後,京師內的軍將歸兵部尚書統領,地方的軍將歸巡撫統領,五軍都督府和總兵日益被邊緣化,你們武將在也不能指揮軍隊了,軍隊的指揮權落入了文人的手中。就是皇帝本人,也就剩下錦衣衛和御馬監這點少得可憐計程車兵可以調動。”

朱剛等人錯愕的看著李棟,忽然覺得這樣很不恭敬,慌忙的低下頭,心中感慨不已“我怎麼就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呢”

李棟微微一笑繼續說著

“綜觀歷史,兩宋以文制武,使得其迅速淪為積弱之國,最終亡於外族之手。而大明現在就有效仿之意,文臣竊取了武將應該有的權利,自己大肆貪贓,受賄,卻容不得看到武將出彩,一有武將戰功卓著,必定會有人上書說他居心叵測,呵呵不說別人,就是我當太子的時候,在外面打了個勝仗,又有多少奏摺彈劾我,說我心懷不軌?”

“儒生柄國,事事都要遵從孔孟聖言,事事守成,守了這麼多年,把大明的疆域越守越小,把大明的財賦越守越少,老百姓困頓不堪,朝堂上,他們爭權奪利,排除異己;朝堂下,他們損公肥私,還大言不慚。。。”

聽著李棟大罵文臣,朱剛等人心中就如三伏天喝了冰鎮酸梅湯一樣渾身通泰。“陛下英明!”

此時李棟忽然話鋒一轉“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治國安民的內政之策沒有這些文臣還真玩不轉,你們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