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牢記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尋: &網

弘治朝距離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已經一百多年了,雖然其間發生過土木堡之變,但是整體而言,整個大明享受了一百多年沒有戰亂的日子,沒有戰亂代表穩定,穩定代表財富的沉澱。

在財富積累方面表現尤為突出的就是那些兩淮的鹽商們,他們藉助兩淮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把持整個大明的鹽業,他們的經典口號就是“哥有鹽”,他們的財富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積累,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了,富可敵國。

古人都有窖銀的習慣,就是挖一個坑把銀子埋起來,那些兩淮鹽商們若是不在自己後院埋個幾百萬兩銀子,出門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有人會說,這些鹽商真傻,怎麼不把銀子花出去呢,銀子只有流動起來才能賺到更多的銀子,呵呵,這個道理其實那些鬼精鬼精的鹽商們又怎麼會不懂呢?可是在明朝,除了買地,他們確實也沒什麼可以投資這些銀子的地方。經過一百多年的圈地買地,兩淮能夠買到手的地已經少得可憐了。

有人又會問,他們怎麼不投資海洋貿易?嘿嘿,這個事情卻要怪明太祖朱元璋了。簡單說,明朝初年,就有了“倭患”,而且除了倭寇以外,還有一支主要勢力,就是從中國本土流落出去的群雄殘餘部隊,他們是張士誠、方國珍的那些舊部們,在被朱元璋擊潰後,撤退到沿海的一些島嶼上面,構成了對明朝海防的嚴重威脅,一般俗稱之為“島寇”。

本著朱元璋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性格使然,朱元璋決定釜底抽薪,為斷絕中外海盜的耳目與內應,他下令禁止濱海居民私自出海,明朝的海禁政策由此開始。

每年除了到明朝朝貢的那些船隻可以採買一些大明貨物之外,明人是不能做海洋貿易地,若是觸犯此條,不是打屁屁那麼簡單,是要砍頭地,全家一起砍。

那些來朝貢的船隻又會有多少,份額少得可憐,根本不夠大家分的,所以兩淮鹽商們也就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難題,手上的銀子越來越多,可是能花的地方越來越少,他們迫切的希望能夠有一個地方可以把這些銀子在投資進去,而此時的天津就成為了他們投資最好的地方。

天津是漕運的終點,也是南北貨物交匯的集散地,京城裡有那麼多達官顯貴,他們需要大量南邊的奢侈品和各種好玩好用的物件,還有就是更遠一點蒙古貴族們,他們手上有大量的真金白銀,那些都是常年從大明劫掠過去的,還有一些就是和西域各國做生意賺的,他們也需要大量的明人精巧的物件。

而北邊出產的毛皮,名貴藥材,各種巨木等等,那些東西卻是南邊需要的,雙方都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做成任何一條都是金山銀海的財富,那些商人們早就看準了這個穩當賺錢的買賣,可惜沒有場地,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沒有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在李棟之前也不是沒有商人想過拿銀子重修天津港口,把天津城作為一個商業轉運碼頭,可是這個在古代卻難以實現,古代商人地位低下,他們不只是沒有什麼特權,就連最基本的權益都未必有保障,若是他們辛苦把天津修好了,朝廷一看,不錯,我要了,隨便給你扣上一頂居心叵測的罪名,抄家,連哭都沒地方哭去,整個一個為他人做嫁衣了。

可是現在所有的一切都迎刃而解,李棟把天津新城建好了,而且還把天津作為他的封地變成了特別行政區,不受大明律例的約束,在想想李棟那是什麼身份,大明的儲君,未來的萬歲爺,在看看弘治皇帝對李棟的態度,他這個儲君可是穩如泰山呢,無論從政治投資,還是經濟回報來講,天津成為了絕佳的投資地點。

那可真就是萬事俱備只欠商鋪了。

這些日子裡,那些兩淮的鉅富們除了看戲、賭馬、玩牌之外,每天晚上必在郭明德的房間裡聚會,討論的議題就一個“太子爺,什麼時候開始賣那些商鋪。”

終於有一天這些鉅富們等不急了,其他各地的商人們也不是傻子,他們聞風而動,已經陸續有兩三家晉商來到天津城裡,“先下手為強,不能再等了”

。。。

“草民。。。參見太子爺!”

“起來吧,聽說你們找我有事兒?”李棟微笑的看著下面跪著那些富商們,心中想著“上杆子不是買賣,可算等到你們來找我了”。

“謝太子爺!”那些富商們紛紛起身,然後都看向郭明德

郭明德輕咳一聲“太子爺,草民們來天津新城為時不短了,草民們想。。。”說著他微笑著看向李棟,那意思就是說你懂的。

“哦,原來你們是想家了,這個好辦,明天我就安排船,送你們回去。”

“啊?不是,不是,草民們不是這個意思,這天津,草民們還沒呆夠呢!”郭明德腦門上立刻起了一層汗,那些富商們看他的眼神已經不對了,好好說就是了,弄什麼省略句呀!

“哦,原來是這樣啊,你們看我這也不富裕,那你們就在玩兩日,多了我就不留你們了。”說著李棟拿起茶盞擋住臉,憋著笑,放下茶盞的時候又恢復了常態。

“啊?太子爺。。。”那些富商們頓時苦著臉,這下他們腦門上全見汗了,這太子爺畫了這麼一張大餅,難道想自己吃獨食?

郭明德眼珠一轉,微笑著“太子爺,麻煩您這麼久,草民等也不好意思,要不草民等就在這天津安家吧,紅樓夢還沒演完,若是現在趕我等走,那可真是要了我的老命了,請太子爺體恤。”

“就是,就是,請太子爺體恤。。。”那些富商們紛紛附和道

“你們想落戶天津?”

“正是,太子爺!草民們早有此等想法,天津將來必是天下第一繁華所在,草民們還想成為天津的第一批住戶呢?”

“哎呀,這個可不太好辦呢?想要落戶天津,至少得滿足三個條件之一才行。”李棟裝作為難的樣子

那些富商們互相看著“草民們想試試。”

“第一嗎,就是對天津有突出貢獻的人,你們。。。”說著李棟指著他們,微笑著搖搖頭

“第二嗎,就是以前跟我一起打過仗的將士,或者是他們的家屬,你們。。。”說著李棟又指著他們,又微笑著搖搖頭。

“第三嗎,就是有經天緯地之學,有一技之長,能為天津所用的人,你們。。。”說完李棟微笑不語的看著那些富商們。

那些富商們頓時大皺眉頭,又同時看向郭明德,希望他能和太子爺求情,看能不能破例讓他們落戶天津,要不在報效點銀子都成,這樣就可以在天津開商鋪做買賣了。

郭明德也覺得束手無策,這條件太嚴苛了些,他們這些人可是隻會做。。。郭明德眼前一亮,躬身對李棟一俯首“太子爺,不知道這經商之才,算不算一技之長?”

“這個。。。這個好像應該算吧”

哈哈,那些富商們同時笑出聲來,齊齊讚歎道“太子爺聖明!”

“既然你們這麼願意留在天津,我一會就叫人給你們辦理戶籍證明!”

“太子爺,若是落戶天津之後,是否可以在天津經營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