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羅教(第1/2頁)
章節報錯
請牢記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尋: &網
明朝嚴禁各種民間教派,尤其以是白蓮教為甚。&網()洪武、永樂年間,川、鄂、贛、魯等地多次發生白蓮教徒武裝暴動,有的還建號稱帝,均被鎮壓。後來民間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紛紛改了教名,名目繁多,有金禪、無為、三陽、混源、聞香、羅道等數十種,有的一教數名。它們各不相屬,教義、儀軌頗多歧異,信奉的神極為繁雜,有天宮的玉皇、地獄的閻王、人間的聖賢等等。
從弘治年間開始,出現了對無生老母的崇拜,又有“真空家鄉,無生老母”所謂八字真言。據稱,無生老母是上天無生無滅的古佛,她要度化塵世的兒女返歸天界,免遭劫難,這個天界便是真空家鄉。
羅教初闖於成化年間,在弘治朝得到空前的發展。該教是創教人為山東即墨人羅孟鴻(即羅祖),信眾主要是水上的苦力,他們由運河沿線將羅教迅速傳播到華北和東南各省。
李棟本來不會注意這些江湖教派,可是有一日他和兵備道的曾慶凡問起。
“曾大人,天津新城正在建立,可人手卻是不夠,我看碼頭上還有不少閒著的勞力,不如讓那些人來此地做工,一來讓他們賺個溫飽,二來還可以加快建城速度”
“這。。。太子爺有所不知。。。下官實在是。。。”曾慶凡面露為難之色
“哦,曾大人難道有什麼難處?”李棟有些不悅的問
“太子爺。。。您可知羅教?”
“羅教?好像在哪聽說過。。。”
“大帥,咱們童子軍擴軍的時候抓了幾個探子,就是羅教派來的”李響小聲提點著
“啊。。。有這麼一回事”李棟點點頭“曾大人,你說這羅教和這些苦力又有何關係?”
“太子爺,這羅教可是咱北直隸最大的教派,手下教眾足有成千上萬,那些河面上的苦力多是羅教教徒”
聽到曾慶凡說羅教有成千上萬的教眾時,李棟皺了一下眉頭,他都沒有這麼多手下,這羅教的力量可是有些可怕。“曾大人,你接著說”
“太子爺,咱們天津是漕運的交匯之處,一方面是漕船進京前最後的轉運,又是給大同、宣府輸送糧草亟需的所在,更不必說那些南方來的貨物也要從此地運往北直隸和遼鎮、山西等地,糧草貨物無論粗笨還是精細,轉運裝卸都需要大批的勞力。所以山東河南等地無業遊民多有到天津做勞力吃飯的。”曾慶凡喝了一口茶,潤潤已經發乾的喉嚨,接著說
“那些水手、縴夫數以萬計,他們常年在水上漂泊,生死不定、命運未卜。而那羅教宣揚人生在世充滿苦難,只要加入羅教,便可在劫難降臨之時,受到“無生老母”的拯救,免遭劫難,並且可以迴歸“真空家鄉”,得到永生,不在受四生六道輪迴之苦。這種宣傳,對於苦難中的水手、縴夫們,自然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說著他笑著搖搖頭“這羅教無非也就是愚弄那些鄉野村民,從他們手上騙些錢罷了,不過,羅教對官府來說還是有些作用的,以往漕運有急事的時候,差事都派不下來了,一面等著要糧食。一面要調動人手,麻纏的很,不過現在支差直接和那羅教的幾個頭頭打聲招呼說說就成,那些人很快就能把人叫齊了,官面上對他們依賴的很。據說管著漕運的幾名官員也信這羅教呢,太子爺要用這些人不如下官去和羅教的頭頭們溝通一下,成與不成,下官可。。。”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就勞煩曾大人了。李響,送曾大人”
“不敢,不敢,太子爺客氣,有什麼需要下官做的,請太子爺儘管吩咐。”
李棟已經不是初來到明朝時,那個天真無暇的孩子了,他的政治警惕性已經形成了,若說他如果是第一次聽說這羅教,沒準還有招攬之意,可是這羅教僅僅是江湖一個教派,為何要往自己身邊派暗探?
李棟看著已經迴轉的李響
“去把徐椿找來”
“是,大帥!”
不一會
徐椿滿頭大汗的就跑過來,撲通跪倒
“爺爺!”
“怎麼滿頭大汗的?”
“回爺爺的話,小的和其他兄弟正在站佇列,外面太陽毒,曬的。”
“嗯”李棟點點頭“你現在是錦衣衛的千戶了,要有個帶頭表率作用,別讓下面的兄弟不服你”
“是,爺爺,小的記下了”
“這次叫你來,主要是想問問你,關於羅教你知道多少?”
“爺爺,你也知道羅教啊,呸!”說著他衝地上吐了口唾沫“這羅教最tmd不是個東西”
“哦?說來聽聽”
“爺爺,這羅教本來嘛也是宣揚救弱扶貧,眾多苦難的人在一起彼此幫助,我一個本家兄弟就是吃水面飯的,他一天累死累活的,都賺不出來仨瓜倆棗的,家裡婆娘還有病,幾個娃也要吃飯,還得靠我時常救濟,可是至少日子還能過,可是自從信了這個羅教,開始還好些,時常能從總堂得點米麵,可是後來他們換了一個教主之後,就變了,他賺得那些錢大半要上交做教費,日子比以前還苦,我有心接濟他,可我自己又上哪弄錢呢,前兩天您不是給我發了餉銀嗎,我去看他,幾個孩子餓得好似蘆柴棒一樣。。。哎。。。”
“我說你那兄弟就是傻,退教就是了,何苦非要入那什麼勞子羅教?”李響在旁邊插口道
“大人,哪有你想的那麼簡單,想退教就要受三刀六洞之苦,到時候是不是有命在都兩說,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