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祖父和宮裡都會看顧好兩位表兄,沒什麼可擔憂的,咱們只要安安靜靜等著好訊息便是。”

李彧不掩飾的讚賞道:“表妹果然有膽識,見解很深刻。”

指尖懶懶的從醫書上的一個“殤”字上流連而過,灼華淺淺一笑,只是那笑意並沒有瀰漫到眼底:“更何況,殿下在這裡。”

李彧一揚眉,身體微微前傾,似有親近之意,眼神含情的看著灼華道:“如何說?”

灼華冷眼看著他眸中拂動的光芒,如今瞧著才發現這樣的情意原來如此的浮於表面,“京中大亂,殿下的第一反應不該是急著回去麼?哪怕是幫不了忙,畢竟娘娘還在那裡。可殿下似乎一點都不擔憂。”

書冊在拂進屋內的風中細細翻動著,灼華對於那雙眼傳遞出的親近之意視而不見,只淡淡道:“除非殿下知道,一切都在計劃之內。”

微頓,“陛下,沒有出京吧?”

約莫李彧來北燕是障眼法,讓勤王以為皇帝對他的行動是一無所知的,還是會如常的來北燕狩獵。

這樣勤王才能在皇帝開拔後按照計劃揭竿造反。

只是對方沒想到北燕會發生蝗災,皇帝的儀仗剛出京城不過百里便要返回。

不過這不會影響勤王的計劃,京都應該在閔長順離開後不久,就會被勤王的內應軍佔領。

而於皇帝而言,想要想要一舉剷除京師中的內應,就得讓事情徹底的爆發出來,讓所有的內應露出端倪。

再者,壓住叛亂給予其餘諸王震懾,最好的方法就是皇帝親自指揮鎮壓,且要讓叛王毫無還手之力的一舉拿住!

那麼皇帝就必然會留在京中坐鎮指揮。

“若我猜測不錯,想來不消幾日便有平定的訊息來北燕了。”

李彧頗為驚訝,她不過內宅女子,甚至還遠在北燕之地,叛亂髮生的突然怕是姜家兄弟也不知太多,所以也不會從他們處得知,而她卻能鎮定的將此事分析的如此之深。

到真是叫人刮目相看。

沈家的眼線告訴他,這兩年裡沈灼華的為人處世變得頗為成熟穩重,他原還有些不信,畢竟當年看她不過一個天真小丫頭,他多少會以為是老太太在背後指點。

但這月餘的相處叫他不得不承認,兩年不見,這個女子已經與從前徹底不同了,甚至可說是換了個人一般。

她有心機有謀算,溫柔而冷淡,就好似,冬日裡傲然的梅花,美麗而不耀眼,緩緩的散發著只屬於她清淺香味。

他眼神微閃之間漸次有了幾分沉沉的勢在必得之意,笑意和緩如潺潺如溪水:“阿寧對時事洞若觀火,分析的很對,幾乎全中。”

煊慧聽得愣阿楞的,越來越覺得這個妹妹是個厲害人物,心中幾番慶幸自己極時“回頭是岸”,如今與她親厚,否則這會子怕也是沈焆靈的下場了罷?

或許更慘!

眨眨眼,她又忍不住好奇道:“有什麼不對?”

灼華又豎起了書冊,阻隔了他看“棋子”的眼神,那種感覺真是叫人厭惡。

嘴角微微一掀,幽幽道:“我壓根兒不知道內奸是誰呀!說了這麼多,其實也只是猜了個大概而已,殿下說我分析的幾乎全中,也不過是客氣客氣。我一內宅小女子,哪裡懂什麼政事。”

不知道麼,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即便前世她再不關心政治也是知道一些的,旁的小魚小蝦的或許記不得,不過反叛的大頭目,還是有點記憶的。

說不知道也是“客氣客氣”而已。

省的別人以為她真的能夠“未卜先知”或者認為她於政事敏銳,到時候她可就真的有麻煩了。

老太太倒是對於灼華能分析出這些沒什麼太大的驚訝,這半年來她給的驚訝已經太多了。

就算灼華這會子給出內奸的名字,她都不會覺得奇怪了。

可老太太卻並不高興。

因為,慧極必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