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熹,當天邊浮起魚肚白時,早已洗漱完畢的唐僧快步來到隔壁房間。

敲門喊起兩個睡眼惺忪的從者,唐僧幹勁十足道:“快些起來,我們早些趕路,也好早日取回真經。”

兩從者奉唐王之命負責護衛唐僧,如今見唐僧求經心切,他們也不好耽擱。

當下匆匆打包了一些乾糧飲水,便辭別了鎮守邊境的總兵,繼續前行。

又過了二日,待走到人跡罕至的崎嶇山路時,一股妖風平地驟起,卻是一夥妖魔將唐僧三人包括馬匹給擄了去。

那領頭的妖魔分別是野牛精、熊精和虎精,三隻精怪抓了唐僧當日,便把護送他的兩個從者當面給肢解分食了。

唐僧哪見過這等陣仗?莫說妖魔,便是生食肉者,他也從未見過。

看著三隻妖魔將兩個活生生的人給分食的一乾二淨,唐僧只覺天旋地轉,整個面無人色。

都道取經難,取經難,卻不曾想才到大唐邊境,就折去了兩人。

正當唐僧萬念俱灰時,天空中陡然響起雷鳴之音。

仔細聽,似乎還有雨聲飄搖。

洞府中,剛吃飽喝足,正準備互相告辭離去的三個妖魔同時抬起了頭。

“好強的威勢!”

穿著得體的野牛精戒備的看向洞頂。

一旁,取出血色大刀的寅將軍皺眉道:“所行之處風隨雨助,雷鳴電掣,此應當是修煉有成的蛟龍路經此處。你我不必驚慌,且靜觀其變,等它在雲頭歇完腳,想必就會離去。”

此時,雲頭之上。

一條通體玉白的五爪白龍正盤旋在高空,目光好似燈籠火炬一般掃視著底下的山頭。

他前兩日從鷹愁澗一路趕來,卻怎麼也尋不到取經人的身影,於是他就沿途變化,從長安城開始不停打聽取經人去向,期間他遇人變人,遇妖變妖,土地山神更是問了不知多少,這才在今日追蹤到了取經人的具體動向。

感知著底下三個妖魔的方位,見他們離唐僧稍遠些時,敖烈張口現出一顆明珠,接著明珠之中綻放出一道刺眼白光,直直劈向妖魔所在山頭。

白色電光一經觸碰山體,便發出了驚天的響動,整個山頭更是地動山搖,彷彿即將崩塌炸裂一般。

臨時開闢出的洞府中,唐僧周身散發出金色微光,卻是隨行的護教伽藍、佛門揭諦為他擋下了落石。

等動靜平息後,三個妖魔俱皆仰頭看向頭頂被洞穿的大洞。

大洞之外,久違陽光的鋪灑落下。

沐浴在陽光之中,三個小妖魔喉頭滾動,顯然是被唬到了。

正在此時,洞頂的窟窿忽的一暗,一個碩大的白色龍頭出現在窟窿口。

那龍還側了側頭,只讓一隻眼睛對準洞內。

威嚴、尊貴、一面倒的血脈壓制!

三個妖魔當數寅將軍反應最快,當下就扔了血色大刀,匍匐在地,恭敬的參見真龍。

稍頃,敖烈收了神通,將身盤在山頭。

不多時,有一老者從天而降,把唐僧從洞中帶了出去。

“此處是雙叉嶺,這三個妖邪分別是野牛精、熊精和虎精,左右妖邪也盡是山精樹鬼、怪獸蒼狼,你之所以沒被他們分食,是因為你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

“多謝老公公,還未請教老公公,那龍...”

側眸看了眼威猛霸氣的敖烈,唐僧目中亦有感激。

“也罷,我便與你介紹一番。”

說著,慈眉善目的老者伸手朝敖烈招了招手。

敖烈飛身而來,待到近前搖身一變,化作個白袍俊兒郎,拱手對著老者和唐僧就是一禮。

老者微微一笑,言道:“此乃西海龍王的三公子敖烈,曾因犯了天條被觀音菩薩救下,又特令其等候與你,給你做個伴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