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的發掘,對身體的發掘,是我這條路第二步要做到的,別人能不能如同我這樣去啟用自身決定了這第一步門檻高不高。”

江寧沒有將這一步定為第一步,主要是考慮到他能這般神通,雖得益於自然力的發掘和運用,但基礎還是有一個強大體魄作為支援,沒有一個強大的體魄,自然力的迸發和運轉便沒有一個合格的載體。

第一步便是打下煉體或者修煉的底子。

像楊易這樣的高手,雖然無法踏上修煉之路,依舊可以敗盡各路高手,靠的就是強大的體魄,這樣的人自然已經完美完成了第一步。

再者就是像阮乘一般,接觸到了靈氣,身體也已經變得不再普通,同樣也完成了第一步的積累。

人體是透過經絡系統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脈、七竅二陰聯絡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江寧現在做到的僅僅是將五臟之中的若干部位啟用,遠遠沒有達到將全身完全啟用的程度。

“第一個境界就叫固身境,意在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將自身打造成一個能承受重大壓力的載體。”

對這一境界江寧也沒有太多可以解釋的,他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經過幾個月的魔鬼特訓,一身體術傍身,對抗黃毛那樣的修煉者毫無壓力,這樣的身體支撐起了體內開發的“大工程”。

至於身體練到什麼程度,算是達到固身境的要求,鑑於目前僅僅只有他自己在這條路上,可供參照樣本太少,仍需以後樣本多了才可以總結出來。

他未打算藏私,他願意將自己的收穫分享出來。

江寧相信天地間那第一位修煉者剛開始也無法知曉煉氣境中的煉精化氣要到何等程度才算達標。

“唔,第二個境界便叫做醒身境吧,醒,喚醒、啟用,身,身體。”

江寧用了一個形象的詞將自己目前的狀態描述出來,他走在這條路上,正在做的事便是將一個又一個體內的部位一一喚醒啟用。

當然,這個喚醒是更深層次的意義,不是簡單的讓江寧感知到它的存在,它也能反饋出來這麼簡單。

“醒也有醒悟的意思,和反省的“省”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我現在不也正是對自己體內進行一個自省麼,這一境界喚做“省身境”也並無不可。”江寧補充道。

古語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本意為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自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

江寧深有同感,用作自身來說,不管他發現的是不是真相,但當他感到修煉之路存在問題時,他認為這樣下去得不到一個應有的效果,他去檢查自己,從自身出發去考慮修煉的事情,最終被他尋到一條新路。

江寧繼續細化醒身境。

“醒身境最少也應劃分為初中後期三段,初段必然是對一些身體內的器官部位進行一些簡單的啟用,目前我還是處在這一個階段,到了中期便要更進一步,對一些細微之處進行“醒”,後期應該對這些已經被啟用的個體串聯起來,產生共鳴。”

“呼!”

江寧撥出一口氣,感到自己頭大如鬥。

“這得是多天才的人才能完成這項事業。”江寧擦掉頭上的汗,單單這一段推敲和演算,還未細緻的去處理細節之處,便已經讓他疲憊不堪。

巨大的腦力消耗,讓他甚至寧願同時對戰兩三個灰袍道人一樣的敵人,也不想去做開山祖師一樣的工作了。

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例子,沒有人知道前途如何,沒有人知道有無偏差,所有的真相均要靠他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

幸好,江寧將自己的感悟和實踐,已經可以簡單的納入自己構建的一個體系之中,剩下的工作便是不斷的試錯,不斷的修正,不斷的添磚加瓦,不斷的探索。

當然,若問現在的江寧,下一個境界是什麼,那必然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那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

“若將這股力量成為自來力的話。”江寧展開手掌,凝起一陣清風,打著轉翻騰。

“那借助靈氣進行修煉,便可以稱作自然力了。”

江寧,用自己想法和思路,正式將自己的路和修煉之路既區分又聯絡起來。

“自然力和自來力可以看作是一棵樹上開出的兩朵花。”江寧又用了這個比喻。

“那以後便稱修煉者為自然能力者,像我這種人,叫做自來能力者好了。”

現在的江寧,便是真正的是自來能力者一脈開山祖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