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下地籠(第1/2頁)
章節報錯
“八哥,你們出海回來的海貨是自己賣還是出售給這些人?”
此刻已經看到了老八的那條船,看上去挺新的,應該是才買了沒多久。
“對啊,我們每次趕海回來都是直接把海貨賣給這些老闆,一般都是好貨賣給他們,差一點兒的他們不要,我們就帶回去自己吃了。
有的時候要給老婆和孩子補補身體,一些好一點兒的海鮮也會拿回家自己吃,反正我們漁民也是靠天吃飯,這出海也不是每次都能夠有收貨的。”
老八說這話的時候語氣有些苦澀,讓楚雲風一時之間感覺無法理解。
這大海里面的資源不是很多嗎,怎麼聽老八的意思感覺出海都是靠運氣?
“八哥你可是老漁民了,這抓魚的本事肯定很厲害,還會有抓不到魚的時候嗎?
對了,為什麼出海抓回來的海貨不自己賣呢?他們這些老闆收購的價格應該比市場上要低一些吧?”
楚雲風問了兩個自己很關心的問題,可以對漁民的生活了解得更加深入。
“不是八哥我吹牛,我是80後,小的時候就跟隨大人們出海捕魚了,到現在有將近30年的捕魚經驗。
但是有什麼用呢?
現在的海洋資源跟30年前相比差了太多了,小的時候跟大人出一次海,一般都能夠撈到上百斤的魚回來。
但是現在呢?
海洋資源枯竭得很厲害,很多漁船不遵守國家規定,用違規的網來捕魚,而且在休漁期都還在違規操作。
加上過度捕撈,現在出海捕魚的漁民可以說是真正的“靠天吃飯”,魚獲比以前少了很多了。
所以就出現了你問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這些收貨的老闆,其實很多都是當地的漁民,也就是這幾年開始多了起來。
以前出海的時候,回來之後都是魚滿倉,這魚多了價格自然就上不去,那個時候收貨的人不多,我們都在想辦法多賣貨。
但是現在這些魚獲的價格都提高了,反而我們捕回來的魚開始變少了。
現在出一次海的成本可不少,船的馬力越足,耗費的柴油就越多,像我們這些小船還好一點兒。
去近海一次來回的成本也就是一百到兩百左右,像一些大一點兒的船,去一趟外海來回成本就得四五百。
如果魚獲不錯的話,這都不算什麼,但關鍵是有時候出海回來還會“空軍”,這就很難讓人接受了。
就算不是空軍,捕到的魚連成本都不到,這一天都是虧錢的,要是連續虧幾天的話,我們漁民也是很困難的。
所以很多漁民就做起了這種中介,將我們捕回來的魚收過去,然後再賣給市場和飯店,這樣的大家都有得賺,不至於每天出海一點兒收穫都沒有。”
老八的話讓楚雲風有些震驚了起來,沒想到現在的海洋資源已經到了這麼艱難的地步,就連海邊的漁民捕魚都這麼困難。
“中介的利潤很高啊,長期賣的話還是不划算的。”
楚雲風可是知道這中間商賺差價的利潤可是很豐厚的。
“那也沒有辦法啊,自己去賣花的時間長,而且當天還不一定能夠賣出去。
我們捕魚回來還要整理漁網,回家還要做飯、照顧孩子什麼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所以也是沒辦法,賣就賣給他們了。”
老八的話充滿著很多的無奈,讓楚雲風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不過現在國家在大力整治,每年的禁漁期還是能夠緩解這種現象,只希望我們小孩這一代還能夠有魚可以捕吧。”
老八的話充滿著希望,也是普通的漁民對於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