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們之所以一開始連吹都不吹,就迫不及待地嘗上一勺,就是因為這道菜沒有冒出熱氣,所以你們覺得它不燙,對吧?

這是因為豬油將所有的熱氣給封閉了起來,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它並不是不燙,而是很燙,非常的燙,而這,也就是這道菜最獨特而又具有魅力的地方。”

劉爺爺笑了笑,然後推了推自己寬厚的眼鏡,這動作看起來很是睿智,似乎有些像是“安西教練”的招牌動作啊?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兒,怪不得這麼多人上當,感情楚老闆也不提前說一聲,就是讓自己好好體驗一下。

“老爺子,看您這麼懂,那能不能給我們講一下這道菜的來歷啊,它有沒有什麼相關的背景和歷史故事呢?”

有個年輕小夥子開始問了起來,那臉上流露出對於知識的渴望,讓劉爺爺不禁有些為之動容。

自動退休之後,從講臺上走了下來,自己總是感覺缺點了一點兒什麼,現在忽然一下明白了過來,那就是這誨人不倦的孜孜精神,已經融入到了自己的骨髓之中。

“好啊,你們想聽的話,那我就跟你們講講。”

李奶奶看著老頭子放光的眼神,心裡也挺開心的,這一天就怕他沒事兒做,這倒好,剛好撓到了這老頭子的癢處。

劉爺爺接過李奶奶遞過來的水杯,清了清嗓子之後,站了起來,開始給大家進行科普,這一開口,老師的氣質便流露了出來。

“這道平橋豆腐,第一次見諸於史料是在乾隆年間,清宮內務府的“《江南節次照常膳底檔》記載。

史料是這樣記載的:平橋大營馬頭進晚膳,用摺疊膳桌擺:蓮子鴨子一品、肥雞火燻煸白菜一品、肥雞豆腐片湯一品......”

其次,在《乾隆三十年江南節次膳底檔》和《乾隆三十年江南額食底檔》也有過記載。

在乾隆三十年的時候,這是乾隆爺第四次進行南巡,駐蹕平橋古鎮的時候,在淮安府的平橋大營用膳。

乾隆爺親巡到此,當地肯定是要用最好,而且是最有特色的美食來敬獻,為了讓乾隆爺滿意,這獻菜的人可是費了不少勁。

當時設在平橋的朝廷積穀倉主管號稱林百萬,為了迎駕討好乾隆爺,加封受賞,動腦筋想出了用鯽魚腦子豆腐羹這道菜來招待乾隆爺。

當時二月天氣還是比較寒冷,河裡還未解凍,他就命人敲冰凍下河捕鮮活的大鯽魚,然後要廚師馮鼎取鯽魚腦子加老母雞原汁湯燴豆腐。

乾隆皇帝吃下這碗豆腐後,連連稱讚:“好菜,好菜,此乃天下第一菜。”

林百萬便藉機請乾隆講幾句。乾隆爺御口一開,氣吞山河:“窮了林百萬,海枯石頭爛。”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具體的沒有史料來考證,但是乾隆爺在平橋吃豆腐這件事卻是千真萬確的歷史事實。

而史料上記載的這道“肥雞豆腐片湯”一品,被認定為就是現今名揚華夏的平橋豆腐。

這樣認定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肥雞豆腐片湯所用原料和形狀與今天的平橋豆腐如出一轍,現在叫豆腐羹,也是用老母雞原汁湯燴的。

第二是此前的清宮飲食中從未沒有出現過肥雞豆腐片湯這道菜餚,而自此之後,肥雞豆腐片湯就屢屢出現在乾隆爺的御宴中了。

劉爺爺字字珠璣,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這道菜的歷史故事,讓大家聽得如痴如醉,很是敬佩他老人家的學識。

“講得太好了,謝謝您,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特別是這道菜後面的背景文化。”

“老爺子,您的講述聽起來太有感覺了,就像是古代的說書先生一樣。”

大家都很喜歡劉爺爺這樣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地講述風格,紛紛稱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