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大意了,劉老這提示到底說的是什麼菜啊?

淮揚菜中似乎對於刀工要求的菜式不少,而作為頭菜,似乎經典的淮揚菜中,每道菜都能夠作為頭菜來使用。

並不像紅燒牛頭方這道菜一樣,在川菜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自己對於淮揚菜只是有些瞭解而已,還到不了非常熟悉的地步,所以只有這麼一點兒提示,自己確實想不出來。

難道就要與這道菜失之交臂了嗎?

“老夥計,你這提示有缺陷啊,已知條件不夠,你讓人怎麼猜啊?

按照你現在的提示,我能想到的就有好幾道菜,你讓人家小楚怎麼來回答?”

季大師看到楚雲風眉頭深鎖的樣子,便開口解圍了。

楚雲風很是感激地看了一眼季大師,並且收穫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

“哈哈~!好、好、好,那我就再說一個提示,就看你自己平時有沒有用心了。

三個字,“毋齧骨”!”

劉老說完之後就開始一遍又一遍地摸著自己的小鬍子,似乎對於自己給出的這三個字提示非常有感觸。

季大師聽到之後也是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

“毋齧骨”?

這三個字咋一聽起來似乎有些拗口和陌生,關鍵的是要明白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

楚雲風在聽到這三個字的時候,腦子裡忽然閃過了一絲熟悉的感覺,似乎自己在哪裡看到過這三個字。

但是正當自己仔細去想的時候,發現這一絲靈感忽然之間不翼而飛,可是讓自己心中有些著急。

不過著急也沒用,只能自己透過推理來獲取線索了。

毋齧骨這三個字,首先“毋”的意思就是不要,而“齧”的意思是咬,“骨”的意思應該是骨頭。

所以合在一起的意思應該是不要咬骨頭,這是直譯的意思。

不要咬骨頭......

楚雲風心中默唸了好幾遍,明白了這道菜應該是需要去骨,只有去骨的菜式才不會咬到骨頭。

而去骨的菜式,還需要一定的刀工?

楚雲風一下就想起來剛才的靈感從何而來了!

有一次自己在看烹飪書籍的時候,上面提到過毋齧骨這三個字,似乎是禮記上面的記載。

《禮記·曲禮上》:“毋齧骨,毋反魚肉。”孔穎達疏:“毋齧骨者,一則有聲,二則嫌主人食不足,以骨致飽……三則齧之口唇可憎,故不齧也。

大致的意思就是因為吃不飽,所以才去啃骨頭,但是這卻是不雅的舉動。

而淮揚菜是什麼,是文人菜,文人菜最講究的就是其實就是雅、正、清。

所以楚雲風一下就想到了這道菜,一道去骨,而且很有包容之意的菜式。

“我想到了,應該是三套鴨這道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