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剛才林師傅才講到黃敬臨給每樣菜式都單獨設計了餐具,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廚師達人的追求。

所以等我回去之後,會根據這些菜式的特點好好地設計一批餐具出來,讓大家知道什麼叫做美輪美奐。

不僅要在口味兒上滿足食客,而且還要在視覺上面征服大家。

這才是一名真正有追求的廚師需要做的。”

楚雲風激動地侃侃而談,那一副自信的模樣很是讓慕晴心生崇拜,自信的男人最有魅力。

“哈哈~!楚老弟,提前預祝你成功,不過,要是按照你這樣的大手筆來弄,這開模的費用可是不低啊?”

林師傅知道楚雲風的餐具是在景德鎮定製的,這定製款的價格可是不菲。

不過還好楚雲風省去了設計費,這費用可是比開模的費用便宜多了。

“再貴也是值得的,等著看吧,這些餐具設計出來之後,咱們這川菜,嘿嘿......”

楚雲風神秘一笑,看來對設計這些餐具非常的有信心,而且很自信它們只要一面世,絕對會是一個里程碑的事件。

“好、好、好!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到時候我可是要去捧場的。”

都是川菜的從業者,楚雲風如果讓川菜的名頭更加響亮,大家也是跟著受益的。

“借你吉言,等我的好訊息吧!

林師傅,你接著講,後面應該還有很精彩的事情吧。”

楚雲風其實更想了解的是當年川菜各家之間的交流,搞清楚這些流派之間的秘辛。

如果有可能的話,能夠知道更多的傳統經典川菜還有哪些人會製作就更好了。

林師傅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楚雲風,點點頭繼續講道:“黃敬臨所創菜式的特點是精細可口。

他不僅融合了宮廷和地方名吃的口味,而且在滿足美食要求的同時,還注意把飲食和文化結合起來,給人以高雅的精神享受。

做為一代川菜宗師的黃敬臨創新了數以百計的菜和精緻小菜品。

目前流行度最廣的是已經被譽為川菜代表之一的“漳茶鴨子”,也叫做樟茶鴨。

黃敬臨清末供職宮廷光祿寺時,將滿漢全席的燻鴨改用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嫩茶來燻,鴨茶相得益彰,奇香撲鼻,這就是今天的“樟茶鴨子”。

樟茶鴨口味與吃法都與北京烤鴨有較大的不同。在選料上,北京烤鴨採用的是填鴨,又稱油鴨,而樟茶鴨則是用湖鴨,又稱麻鴨。

湖鴨經過開水燙、調料醃之後,再用樟樹葉和花茶葉摻拌柏樹枝等做燻料,放到燻爐裡燻,燻成黃色。

然後用醪糟汁、黃酒、胡椒粉在鴨皮上塗抹均勻後上屜蒸約兩小時,蒸好的鴨坯晾涼之後還要入油鍋炸,直炸得鴨皮紅亮酥香。

最後還要在鴨身上刷香油、改刀切塊,再碼成鴨子形狀裝盤,鴨子四周配上荷葉蒸餅,吃的時候用荷葉餅夾鴨肉。

荷葉餅是發麵的,按成圓形然後對摺蒸制,不同於卷烤鴨的圓形燙麵荷葉餅。

慈禧很喜歡這道菜,還曾用來招待外國使節。

不僅如此,美國喜劇泰斗卓別林嘗罷樟茶鴨,讚不絕口,譽之為“世界難得之美味”。

從這一點兒上來看,黃敬臨的這道菜絕對是世界級的美食。

黃敬臨做菜與其他廚師最大的不同是,他做菜不惜工本,以致色香味皆臻妙絕。

比如說,別人的菜館可以“一雞三吃”,而他卻“三雞一做”。

為萃取頂級高湯,必先將一隻雞以文火燉至極爛,取出後,再在原汁裡放第二隻燉,如此者三。

而在品嚐時,前兩隻雞棄而不用,只吃第三隻雞。如此精心製作,當然醇厚鮮嫩,美味無窮。”

林師傅說到這裡的時候也是頗為感慨,像這樣用心去做的美食,沒有道理不成功的。

反觀今天的廚師做菜,追求的都是一個快字,心思都放在追求速度上面了,而質量可想而知。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的傳統經典川菜沒落的原因,一是做法複雜,很多人不用心去鑽研。

二是因為做菜所花費的時間太多,很多廚師沒有這份耐心,所以這才導致了現在川菜重麻辣的結局。

大家都追求快節奏去了,學一兩年就能出來賺快錢,誰不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