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後,靳老師似乎是有所得,再次拿起放大鏡仔細地看了起來,這一看就是半個小時......

這半個小時之內,靳老師時而思考,時而點頭,時而笑笑,時而搖頭,讓大家都有些迷糊了,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

這幅作品到底是真跡還是贗品無法從靳老師的表情上得知,但是有一點兒是可以肯定的,這幅畫是真跡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如果是贗品的話,那麼靳老師只要發現了一處,那麼就可以辨別出這幅畫的真假,但是目前看來,靳老師已經看了這麼長的時間了,經過了幾次的思考,都沒有給出一個定論。

這說明了什麼?

這就說明了雖然有一些地方存在爭議,但是靳老師經過仔細地推敲之後,認可了他所懷疑的地方。

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都等得有些焦慮了起來,本來以為鑑定一幅畫兒是一件很輕鬆地事情,誰能夠想到靳老師這樣的人物也需要花費這麼長的時間。

關鍵是現在都過去這麼久了,怎麼都還沒有個定論呢?

其實靳老師的心中也是有些波瀾起伏,從第一眼看到這幅畫兒的時候,當看到這卷軸的木料就讓自己心中咯噔一下。

這木料很明顯是非常普通的,而且還是屬於近代的東西,所以說自己第一眼看到之後就覺得這件東西可能會是贗品。

可是當畫卷兒展開了之後,靳老師眼神立刻一亮,特別是看到了畫上馬的形象非常生動,特別是畫師技法的運用,簡直就是爐火純青。

這種畫馬的白描技法,是趙孟頫繼承了北宋李公麟的畫法,畫作渲染有度,特別是在描繪人和馬的時候,這種技法尤為方便自己判斷。

方折勁挺的鐵線描形成的人物衣格和圓活腴潤的弧線勾畫出的馬體及風動如火焰的虯髯、馬鬃、馬尾,顯現了趙孟頫豐富精湛的表現力和藏抑不住的創作激情。

古今兩大畫馬的名家,古代為趙孟頫,近代為徐悲鴻,都是畫馬的大師人物。

趙孟頫以文人意筆勾線,行筆偏工,設色師法唐人的青綠和重彩,幹筆皴擦出的線條富有情致,在古麗的色彩中透著逸趣。

而悲鴻馬畫的與傳統馬相比更加昂揚、奔放、蓬勃,更具視覺衝擊力、更具精神感召力、更加具有時代精神。

所以靳老師在看到每一匹馬的時候,都能夠從上面看到趙孟頫的那種畫馬的技法,所以每看到一匹,就仔細回想一次。

在經過了仔細地查驗,畫上的所有細節上面的東西都看過了一遍之後,靳老師才發現自己竟然花費了這麼長的時間。

自己是有多久沒有這麼“認真”過了?

這樣珍貴的畫兒自己可是有很久很久沒碰到過了,以至於自己在掌眼的時候變成了欣賞,所以才花費了這麼長的時間。

至於那捲軸的問題,估計是之前的卷軸壞掉了,後來被收藏的人給換過了,所以才會那個樣子,差點兒把自己嚇了一跳......

“回過神”來之後,靳老師看到大家都“緊張”地看著自己,不僅哈哈笑了起來。

“嗯~!這幅畫是真跡!”

靳老師一一地看過了每一個人之後,說出了所有人想要聽到的那句話。

“真跡?!”老王忽然聲音拔高了許多,就差點兒沒有拿個大喇叭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