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不是……排除……

維生素b2……不是……排除……

維生素b3……不是……排除……

維生素b6……不是……排除……

維生素b12……不是……排除……

維生素c……不是……排除……

維生素k……不是……排除……

維生素d……不是……排除……

維生素e……不是……排除……

當15種常見的營養元素被排除之後,動物方面的研究小組將目光轉向了那些非常見的維生素種類,在人類目前已經發現的30多種維生素中,其中是否就有一種是形成癌症的秘密呢,這。只有等待進一步驗證……

而另一邊的研究,在面對著那一大堆食譜,同樣陷入了漫長的基本技術分析中……

兩方面的工作都同樣的枯燥但容不得一點馬虎,研究小組的所有人都明白。此刻他們在任意一個資料或實驗上的馬虎,都有可能關係到的就是每年數百萬無奈逝去的生命,也因此,研究中每一個得出的研究成果和資料,最後都得由不同人員重複cào作確認三次。最後才被確認。

在近兩年的公關研究中,整個研究小組只有一次放了一天假,難得的一天假,全員休息。那一天,熊有為博士把研究小組所有的成員帶到了省城mk最大的一家腫瘤醫院去參觀。什麼話都沒說,回來後。所有人都玩命一樣的撲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熊有為博士的頭髮兩年間就白了一半,兩年中,研究小組17名成員沒有一個chūn節,沒有一個雙休,每週每個人的工作時間最少都工作70小時以上,有三位研究小組成員推遲了自己的婚期,有三位研究小組成員在老婆生孩子和家人重病的時候仍然堅守崗位,期間,研究小組一名組員的父親患肝癌去世,這件事一直到後來才被小組的其他成員知道,在那位研究小組成員的父親去世的時期內,那名研究員沒有請假,沒有回去奔喪,而是發了瘋一樣,每天紅著眼睛,沒日沒夜的加班,一個月時間不到,整個人就餿了十公斤,兩鬢的頭髮白了一片……

隨著一個個結果被排除,一個個可能xìng被推翻,剩下的目標越來越少,在歷經了無數次失敗以後,所有人都感覺到,那個最終的結果似乎隱隱約約要出來了,已經觸手可及……

去年7月初旬,負責動物分組對比試驗的所有研究員在一份報告上一起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報告的結論只有一句話——

“在三次,總共368只分組編號為b17.6—3的被觀察個體中,未發現癌細胞及其他癌症特徵……”

僅僅兩週後,另外一組的最終成果也出來了,那組研究人員在無數食譜中打滾了兩年的辛勞,最後的成果就只是三個字元,那些食物中最終的答案——b17。

維生素b17——兩個研究小組最後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但隨著這個讓人振奮的答案被發現,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一個是純粹技術xìng的問題:維生素b17對癌症起作用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另一個問題則遠遠脫離了技術的範疇——為什麼從維生素b17被發現一直到今天,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面對著癌症這種每年奪走許多人生命的疾病,難道就沒有科學家或研究機構發現它與癌症之間的關聯嗎?面對著採用如此簡單的思路和研究所手段就能得到的答案,難道以前就從來沒有人試過?讓如此逆天的發現就這麼輕易的落在了“第一個吃螃蟹”的震東大學研究小組的身上?

————————

這章送給每一個能看到它的人!知道就是力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