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下官這裡還有一些,待錦寧縣主回去時,便可拿上……”

“不必!”

宋青苑連忙拒絕。

搖頭道,“《茶道》中曾言,不同時期採製的龍井茶,有不同的茶味。”

“清明前採製的龍井茶,早茶口味清淡,清新幽香。”

“穀雨時節前採製的龍井茶,茶香四溢,滋味回甘微甜。”

“夏秋採製的龍井茶,味道濃郁,口感苦澀。”

宋青苑清脆的聲音侃侃而談。

末了笑道,“苑兒不懂茶,亦不好茶。”

“只是有空的時候,常讀一些書籍,《茶道》這本自也看過。”

“這……”

林祭酒搖頭失笑,本以為找到一個在茶道上的知己。

卻不曾想,是個照本宣科的門外漢。

“錦寧縣主還真是直言不諱,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下官佩服!”

林祭酒拱拱手。

文人墨客常以風雅自居,品茶亦是雅道。

別人裝腔作樣還來不及,卻不曾想眼前的這位,卻避之不及。

聽罷,宋青苑訕笑,耳根紅了紅,別過頭。

她也曾是裝腔作樣的,不然又何必研究《茶道》一書。

只是如今身份地位不同,她已貴為錦寧縣主,大可不必再以這些東西來撐場面。

又輕酌了兩口,宋青苑道,“林大人對於我送過來的那張,國學館建蓋圖紙,有何想法?”

“若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還請直言,你我再行商議。”

“的確有!”

林祭酒點頭,便從袖口掏出改動過的圖紙,放到宋青苑面前。

“在這裡,下官希望可以加一個……”

“……”

經過半個時辰的討論,圖紙便被初步敲定。

“既如此,下官明日便命人著手去辦。”

“還請錦寧縣主,等下官的好訊息。”

林祭酒一拱手,笑著說道,“不過這銀兩……”

“二百座國學館,我可以先付十萬兩。”

“其餘的待驗收完成後,再行結算。”

宋青苑把自一千兩計劃,與林祭酒分說。

末了道,“如此一來,既節省人力,也能加快國學館的建蓋,最重要的一點是省銀子。”

“因為這樣,杜絕了中飽私囊一事。”網電腦端:/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