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道,“那二嫂就給娘買個鐲子吧,我給娘置辦一套頭面。”

“行,就這麼說定了。”

談話間,李氏過年的禮物便出來了。

半個時辰後,榆林縣內。

李氏已經帶著宋家下人,走了多家當鋪,收集了一牛車的破被,破衣,正酌人往回運。

李氏挺了挺身板,兩隻手搭在小腹間互相交握,擺出宋家二太太的架勢。

大聲的吩咐道,“你們把東西都給我攏好,千萬可別掉了。”

“回去我還要算總數的,若是少了一件……小心扒了你們的皮,聽到了沒有?”

李氏連打帶嚇,就怕這些下人會一時豬油蒙了心,貪圖這些破衣,破被。

在她看來,衣服被褥雖破一些,但若是窮苦人家拿回去,縫縫補補不照樣穿嗎!

“知道了,二太太。”下人們笑的無奈。

扯了扯自己身上穿著的衣服,“我們哥幾個福氣好,遇上宋家這樣的好主家,給我們發的棉衣都是新的。”

有新的棉衣穿,舊的棉衣誰還稀罕!

下人沒說,但已經隱晦的表達了這一層意思。

李氏一聽,眼睛瞪了起來,不願意承認自己小人之心犯了錯。

於是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行了!行了!趕快走吧!”

“你們先趕著牛車回去,等我買點兒東西,稍候坐馬車回去。”

於是,李氏和宋家的一部分下人分道揚鑣。

待她置辦了一面銅鏡後,便坐上馬車,準備回宋家。

可馬車一出城,剛進入官道,便停了下來。

“咋地了?咋停了?”

李氏覺得詫異,便出聲詢問車廂外的車伕。

“二、二太太……好像是……有人要……”車伕的聲音猶猶豫豫,還帶著不確定,“劫道!”

“啥?劫道!”

李氏尖銳的嗓音大叫一聲,好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

若不是坐在馬車中,地方狹窄,恐怕是早已跳起腳。

李氏擼起袖子,氣勢洶洶,一副要與人打架的模樣。

咬牙切齒的道,“我到是要看看,誰敢在我宋家的地界,來劫我李大丫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