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宋青苑點頭。

“不過……具體的建蓋方案,施工細節,還要與林祭酒商議。”

“應該的!”

眾人同時應著。

畢竟國學館建蓋完成後,將屬於國子監。

國學館的建蓋規模,分割方式,當與林祭酒商討。

說完了這件事,宋青苑把手裡的賬冊翻了一頁。

“建蓋之事便這麼定下,接下來是書籍一事。”

“有了國學館,自然少不了書籍,所以……”

“我打算拿出十萬兩,作為書籍置辦的預算。”

“這個可以交給國子監負責。”

坐在一旁的大郎,聽了宋青苑的話建議道,“國子監藏書眾多,還有很多珍貴的典籍。”

“一向是非國子監監生,不得借閱。”

“若是全部抄錄,分至各個國學館,當是天下寒門學子的一大幸事。”

“只是……”

大郎猶豫不止。

三郎見狀,接道,“只是二百座國學館,所需書籍高達數百萬冊……”

數!百!萬!

這個數字,想想就讓人覺得心驚。

三郎搖頭,“以國子監之力,恐不能完成。”

“畢竟國子監監生有限,就算全部用來抄書,分到每人頭上……”

三郎苦笑,“也需得抄上萬冊。”新八一中文網首發

眾人點頭,皆露出無奈之色。

若是每人抄上萬冊,那就是終其一生,也很難完成。

“唉!”

大郎低低一嘆。

“別說指國子監的監生,就是號召全京城的書生,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數百萬本書籍的抄錄。”

“前路艱難啊……”

大郎有些洩氣,國學館的建立似乎遙遙無期,希望渺茫。

隨著一聲嘆氣,眾人一臉凝重,低迷的氣氛在彼此間蔓延。

“阿彌陀佛!”

普惠大師一聲佛號,打斷了眾人的思緒。

只聽他道,“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墜,未來可期。”

“眾位施主何妨一試!”

“大師說的對!”

宋青苑點頭,“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正是這個道理。”

“有恆心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