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太后道,“待回宮後,準備些補品,送去寧國公府。”

“是,太后娘娘!”

桂嬤嬤應下。

寧老夫人再次向太后道謝後,便由丫鬟攙扶著離開。

其他朝中命婦見狀,也立刻摘下貼身的飾品,交於小沙彌。

或有捨不得者,一臉心疼之色。

普惠大師看在眼裡,出聲提醒道,“無需急於一時,慈善基金會的拍賣,在三日之後。”

“如若各位施主有心於慈善,做好事,積功德。”

“那便可在三日之內,送捐贈物於普渡寺。”

“亦可在三日之後,親自前來參加慈善拍賣會。”

普惠大師說到這裡,話音一頓。

既而又笑道,“拍賣會中物品,無需多貴,只要有向善之心即可。”

“各家小姐,公子,新手所書,親手所畫,親手所扎的燈籠,只要帶著善心,皆可送於拍賣會中。”

“募得善款,用於慈善,便是功德一件。”

普惠大師來者不拒,打完了這些夫人的主意,又把目標放在了年輕的公子,小姐身上。

人之初,性本善。

這些年紀尚小,未經歲月洗禮的少男少女,更能保持赤子之心。

只要稍加引導,便可一心向善。

“大師,小女不善詩畫,只善女紅。”

“可是親手繡出來的東西,若是拍賣,落到男兒手中,豈不失禮……”

一名十五六歲,略帶羞澀的女子,衝著普惠大師微微彎身。

“非也!非也!”

普惠大師搖頭,“施主著相了。”

“萬物皆空,在佛家眼中,並不男女之分。”

“施主所繡之物,既入慈善基金會,便為基金會所有。”

“募得善款,皆用於賑濟百姓,絕不會影響施主名節,還請施主放心。”

普惠大師說的隱晦,其實所要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

那就是東西捐了,就不再是你的。

至於無論落到誰手裡,亦與你無關。

就如同佛門之中,出家後便斬斷凡塵,是一個道理。

東西進了慈善基金會,也斷了塵緣。

“謝大師解惑。”

女子白皙的臉上,帶出一抹薄紅。

“小女禮佛時間尚短,尚不能看出佛家真意,慚愧!”

此名女子退下。

其他眾位陪同長輩而來,或是自身便願意學習佛禮的女子,皆是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