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所言甚是……”

寧老夫人跟著站起,對著太后彎下腰身。

又看向普惠大師道,“老身深受佛恩,願尊佛祖召,行善天下。”

“不知老身可以有幸,入得這慈善基金會。”

“阿彌陀佛!”

普惠大師唸了一句。

看向寧老夫人笑道,“老夫人樂善好施,施粥布善,救濟貧苦百姓。”

“是有名的大慈大善之人,當入慈善基金會。”

普惠大師說著,向寧老夫人微微一頷首。

又把頭轉過去,看向周圍百姓道,“老衲雖尊佛祖號召,建立慈善基金會。”

“然老衲方外之人,不通俗物。”

“遂尋一名品行端正,與佛有緣的大德大善之人,代為打理。”

普惠大師說著,目光轉向宋青苑。

“老衲曾去榆林縣,觀國寺修建,中途經過某一村莊。”

“在其村莊內,有一座宋記孤兒院,專門接納棄嬰,小乞丐,無家可歸的孩子。”

“為他們提供庇護之地,教他們手藝,甚至識字,讓其以後可以自力更生。”

“後得知此孤兒院是宋農女所辦。”

“老衲遂問宋農女,你手中之銀,可以幫助多少孩童?”

“可有支撐不下去那一日?”

“然宋農女言……”

普惠大師深深吸了一口氣,揚聲道,“無!窮!無!盡!”

“老衲不解,再問道,宋農女可有家財數百萬貫?”

宋農女搖頭,“並無!”

“若無數百萬貫家財,當無法行那無窮無盡的善事。”

一名朝中貴婦,搖了搖頭。

其餘人一聽,皆認同的點頭。

沒有龐大家產支撐,善事只能行得一時,甚至一世,卻無法綿延後世。

就連程家那種鉅富,也不敢說下如此豪言壯語。

眾人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只當宋青苑小兒心性,空口白牙說大話。

卻見普惠大師輕輕一笑。

“老衲當時所想,與眾位施主一樣,只當宋農女年少輕狂,畢竟人力終有盡時。”

“宋農女在世之時,當行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