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子監的名頭,來開辦聚友軒,兩位兄長覺得如何?”

宋青苑詢問的目光,看向大郎,三郎。

在她看來,這便是目前最有利的選擇。

一,宋家不適合正面與皇子衝突。

二,宋家若只是小官還好。

可若大郎,三郎真的進入官場,平步青雲,聚友軒反而會成為他們的掣肘。

畢竟,收買天下士子之心,僅這一點,便不會被帝王所容。

有些事情,平民百姓可以做,當世大儒可以做,可朝廷重臣卻做不得。

三,便是聚友軒的藏書。

比之京城,實在是相形見絀。

四,人手不足。

大郎,三郎在此求學,若是分心管理,勢必影響學業,捨本逐末。

所以,綜上考慮,宋青苑便選定了國子監這個龐然大物。

一旦有它介入,那麼一切問題,將迎刃而解。

首先,國子監是一個機構,他有豐富的藏書量,下屬官員眾多。

其次,它隸屬朝廷,以它的名義去做,榮譽屬於國子監,並非個人擁有。

自然就不會犯當權者的禁忌。

再者,二皇子也不能因為一己之憤,去與整個國子監為敵。

“苑兒這個主意甚好!”

大郎,三郎聽了眼睛一亮。

“以國子監之力,定能把聚友軒辦大,讓更多的寒門學子受益。”

“只是這樣一來……”

三郎愧疚的看向宋青苑。

“恐怕功勞,便歸國子監所有,這對你……不公平。”

“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

宋青苑搖搖頭,一雙眼睛清澈而澄明。

微微一笑道,“人生再世,總要有所取捨!

“只要無愧於心就好!”

“爺不是常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嗎。”

“能為天下寒門學子做一些事,餘願足矣。”

“何況,如今我風頭正盛,又何必再去搶國子監的鋒芒。”

“再者,以那位林大人的為人,想必,他定不會虧待於我。”

聞言,大郎,三郎對視一眼,突然起身,深深鞠了一躬。

作揖道,“妹妹胸懷寬廣,兄長自愧不如!”

“今日,我們便代天下學子,謝妹妹的大義成全。”

同是家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大郎,三郎二人,對宋青苑也甚是瞭解。

宋青苑心善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