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

宋青苑低眉,斂目,表情謙和,斟酌著道,“日前,小女子曾有幸得見聖顏。”

“聖上愛民如子,遂向小女子詢問起災民,以及福澤村之事。”

“其中多次提及家祖,言家祖是一名好官。”

“後又得知小女子要來國子監宣講,便下了口諭。”

“要小女子給眾位監生講講,家祖的為官之道。”

“願眾位監生,在日後入朝為官時,都能以百姓為重,做一名清官。”

“做一名為百姓辦實事的好官。”

宋青苑聲音輕緩,面色溫柔。

可在這份柔和下面,卻帶了一抹鄭重和嚴肅。

“聖上口諭?”

眾人皆驚。

當今天子金口玉言,既然有了此話,那邊是聖旨。

林祭酒更是一臉複雜。

他以國子監之名,邀宋青苑來此宣講,便已是高抬。

卻沒曾想,聖上還有此等旨意。

雖是講其祖父的為官之道,但今日二講一出,便可想而知。

宋青苑之名,定傳遍京城,甚至傳遍大齊。

“宋農女,請!”

林祭酒鄭重的道。

若說此前,他是以長輩看晚輩的心態,來看待宋青苑。

那麼這一刻,他便收起了所有的輕視之心,再也不敢小瞧半分。

林祭酒轉頭看向臺下,宣佈道,“奉聖上口諭,接下來,便由宋農女為眾位,講一講宋大人的為官之道。”

說完,林祭酒未曾理會,下面因為他的話,升起的軒然大波。

而是招了招手,對著眾位國子監官員的道,“隨我下去,把講臺留給宋農女。”

“是,大人!”

眾人皆應,原路返回。

只是在看宋青苑時,眾人的目光中,皆多了一分正式。

能得皇上之命,來國子監宣講的女子絕無僅有。

即使只是口諭,亦是破例而為,定會被史官記下,載入史冊。

至於是非成敗,留與後人評說。

此刻,講臺上眾人皆去,只餘宋青苑一人。

她身著湖藍色繡花長裙,翩翩的裙襬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