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祖父說……(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可惜……身為帝王,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朕記得,宋家是讀書人家,日子竟也過得這般苦?”
皇上轉移了話題,他日理萬機,這些小事自不會放在心上。
可他卻知道,按照朝廷的賞罰制度,宋家人若無功名,斷斷不可能封官。
即使能,也是個虛銜。
“回皇上話,宋家算是耕讀傳家……”
說到這兒,宋青苑苦笑。
“讀書上學堂,對我們這些鄉下老百姓來說,是一件很奢侈之事。”
“正因為宋家書生多,跟別人家一比,才顯得相形見絀。”
“好在宋家得蒙皇恩,日子一點點過起來了。”
宋青苑展顏歡笑,一雙眸子及其真誠。
彷彿真是由於皇上的賞賜和冊封,才有宋家如今的生活。
“所以祖父常說,宋家既沐皇恩,便要謹記恩德,絕不做有負聖恩之事。”
“同時,宋家出身平民,更明白百姓疾苦。”
“入朝為官,定要做一名好官,不欺壓百姓,不貪圖民脂民膏。”
“為天下窮苦大眾,盡一份心力。”
“正是因為這種為民請命的心,後來才有了福澤村……”
宋青苑低目斂眉,清脆的聲音侃侃而談。
在她面前的,可是大齊朝的君王,是整個天下權力最大的人。
此時不為宋老爺子歌功頌德,更待何時。
宋青苑說的真誠,蕭景鐸聽在耳中,冷硬的臉上,卻閃過一絲笑意。
上前一步,回稟道,“皇上,宋大人確實是一名好官。”
“他曾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說到這裡,蕭景鐸的腦海中閃過的,是一名眉眼彎彎的女子,在他耳邊不斷的道。
我爺說……我爺說……我爺說……
如今這句我爺說,換成了祖父說,卻說到了聖上面前。
蕭景鐸失笑,這個小丫頭還真是……時刻都不忘為她爺揚名。
那他便助她一助。
“宋大人的確,是像他所言的那般。”
“自從宋家生活好起來,便時常幫助村民,幫助百姓,為榆林縣做了不少實事。”
“當初臣途經榆林縣,還聽說過一則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