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李家記禮賬的,是村裡的一位老人,曾經讀過幾年書,字寫的還不錯,負責記賬。

宋青苑的二舅媽,負責收錢。

周氏拿出一個大荷包,從荷包內掏出五錠齊整整的銀子,十兩一錠一共五十兩。

“這是我們宋家公中隨的份子。”

此舉一出,周圍看熱鬧的人頓時議論紛紛,“五十兩啊!那可是五十兩啊!”

“宋家好大的手筆,有個好親家就真是不一樣,這宋家的份子,就夠李木娶親了。”

“所以說,結親還得結個好人家。”小漁村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連線銀子的許氏,手都抖了抖,他們家在宋青苑的幫助下,這一年多也掙了不少。

可這一出手,就是五十兩的份子錢,對他們來說還是太重了。

一時之間許氏拿不定主意,左顧右看,正好看到了被李春妮拉進來的宋青苑,連忙求助的望過去。

宋青苑會意,順著周氏的手,把銀錠子往許氏手裡推了推。

“二舅媽,快收起來,別一會放到哪找不著了。”宋青苑笑道。

這可是五十兩銀子,若是被那見錢眼開的隨手順走,李家該多心疼。

“唉!唉!”許氏應下,連忙把銀子,收進了隨身揹著的斜挎包內。

這個老人立刻在禮賬上記了一筆,宋家五十兩,這還只是個開始。

大房準備的禮物是一匹綢緞,三房準備的是細棉布。

雖然是細布,聽著沒有綢緞高階,但價格上絲毫不比綢緞少。

之後二房李氏,大手一揮,一張銀票拍在桌子上,“這是給我大侄子的,沒多少,也就……”

李氏沒等吹噓完,就被宋青苑手疾眼快的拉住,制止了李氏接下來的話。

伸手抓過銀票,放進許氏手裡,“二舅媽快收起來吧,這是我娘做姑姑的心意,就不記賬了。”

“是不是啊娘?”宋青苑扯了扯李氏。

李氏連忙點頭,“對!對!”

“這是我做姑姑給自己侄子的,就不記賬了。”

“行!”許氏笑了,“那我就先收起來,到時候給小木。”

宋青苑手指一點桌子,微不可查的搖搖頭,頗有深意的笑道,“二舅媽給大舅媽就好,李家大房還是大舅媽做主。”

許氏也是個通透人,一下明白了宋青苑的意思,“行,這銀票我給大嫂。”

“就應該給我娘,給了我哥,指不定落在誰手裡。”李春妮腦袋探了過來。

好奇的盯著,許氏手裡正準備收起的銀票,“二嬸給我看看,大姑給了多少銀子。”

“看啥看!”許氏把李春妮腦袋一把推開,“等晚上回去問你娘去。”

“哼!”李春妮撇嘴,不告訴就不告訴,反正她早晚也能知道。

這麼想著,李春妮“呵呵”直笑,趴在宋青苑耳邊,“苑兒,大姑到底隨了多少?”

宋青苑挑眉,“回去問大舅媽。”

“哼!”都不告訴她,李春妮也不氣餒,料想她大姑拿的銀子不能少了。

等回去再好好問問她娘,她大姑究竟給了多少。

等她成親的時候,至少也得有她哥的一半,想著想著,李春妮自己先笑了起來。

宋青苑被她笑得不明所以,連忙遠離了兩分,暗暗道,李春妮這是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