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災民越聚越多,朝廷也沒下達任何安撫政策,宋青苑不由的心急。

他們賑災的成敗和朝廷的政令息息相關。

若是這個時候朝廷通知各縣開倉賑災,甚至讓災民遣返原籍,那宋家所做的一切就成了泡影,可以說是賠本賺吆喝!

若是朝廷一直不行動,災民數量加大,他們也要想出相關的對策。

所以前思後想,宋青苑還是決定給京城去一封信。

詢問一下,朝廷對這次洪災的處理辦法,宋青苑這次去信的物件是蕭十三。

先是對蕭十三問候了一番,接著,閒嘮家常般說了榆林縣災民情況,又把宋家所做之事一一寫上。

主要就是,宋家把皇上賞賜的一百兩黃金拿出來,賑濟災民建立福澤村,借皇上的福澤恩遍天下。

再然後,詢問一番朝廷對這次受災的政策,和宋家的做法是否有衝突。

寫好,晾乾,放進信封封口,宋青苑又去取了些粉條帶給蕭十三。

又去錢婉茹的鋪子取了些胭脂水粉,送給蕭十三的娘子。

做完這一切後,宋青苑派人找了劉五,約在天然居會面。

天然居內。

宋青苑把信和禮物一起交給了劉五,“麻煩小五叔把它交給十三爺。”

“十三爺?”劉五握住東西的手頓了頓。

抬起頭笑道,“這些都是給十三爺的?”

宋青苑點頭,“信是給十三爺的,東西是給十三嫂的。”

“那……蕭大人那邊?”

“沒有東西要傳達?”劉五問道。

宋青苑一怔,默默的搖頭,“沒有!”

蕭大人官比蕭十三大,懂得比蕭十三多,對於朝廷的動向,知道的也比蕭十三更加準確。

她不是沒想過把信寫給蕭大人,只是,向朝廷命官詢問朝廷政令,有些犯忌諱。

可蕭十三就不一樣,跟他通訊完全可以閒話家常的方式來說,只能算是友人之間詢問,不涉政事。

若跟蕭大人嘮閒嗑……

宋青苑抖出一地雞皮疙瘩,簡直不敢想象,磨磨唧唧肯定不是蕭大人的個性。

“麻煩小五叔了!”宋青苑輕聲道謝。

“農女大人客氣了。”劉五一拱手。

“當的這個差事,拿的這份銀子,這些都是我們該做的。”

“正好,我們這邊也要把災民的情況傳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