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作坊無數,把災民安排進作坊幹活,讓他們迴圈起來,自給自足,上百人絕對不在話下。

就是他們什麼也不做,他這個孫女也養得起這些人。

“苑兒的意思是……”宋老爺子有些懂了。

宋青苑點頭,“我就是這個意思!”

“咱們回去計算一下,憑咱們宋家的能力,一共能安置多少災民,只要不超出這個範圍,就不會出問題。”

宋家如今起步不久,若說讓她安置上萬人,這是開玩笑,絕對不可能的事。

但若說給千八百人活路,還是可以的!

…………

日落時分,宋宅書房。

大郎,三郎撥動著算盤,飛快的計算著銀錢,糧食,以及要收留人口的情況。

這次宋青苑計策很簡單,以工代賑。

“一戶按十口人算,在餓不死的前提下,每年的開銷需要三到四兩銀子。”

“朝廷獎勵的一百兩黃金,至少能幫助三百戶解決一年的溫飽。”

三郎揚起頭,“轉年開春荒地開出來,他們可以租佃土地,就能自給自足。”

“一千兩銀子三百戶。”宋青苑在書房內來回踱步。

“我再拿出五千兩,其中一千兩能在幫助三百戶,另外三千兩,購置荒地,讓災民開荒。”

“剩下的一千兩作流動資金,以應不時之需。”

“爺!你覺得怎麼樣?”

宋老爺子蹙眉,“這樣加起來就是六百戶,好幾千人,不少了……”

大郎接話,“咱們先行動起來,把縣城外面的災民先安置好。”

“至於以後,咱們手頭上銀子到底夠安置多少災民的,看情況再來計算。”

“爺!你看怎麼樣?”

“行!”宋老爺子點頭,拍板做了決定。

“咱們走一步看一步,但是你們都要記住一句話,適可而止!”

“咱們宋家有多大能力,就辦多大的事,不可不出頭,但是也不可強出頭,做那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爺!我們明白。”眾人同時應著。

“二哥,糧食的事就交給你了。”宋青苑轉頭看向二郎。

如今城外災民如此多,南方各地又受了災,糧食漲價是必然的。

不過好在北方沒問題,二郎帶著商隊去北方購置糧食,肯定比在榆林縣買要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