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宴會,宣佈著宋家正式打入榆林縣上層。

之後接連下了幾場小雨,待天放晴後,冬小麥正式開收。

金黃色的小麥,在田地裡隨風搖曳,形成一波波麥浪,宣示著豐收的訊息。

宋家村地頭,一道道身影忙得熱火朝天,身上特別有朝氣,臉上露出滿足的笑意。

“別說,這冬小麥還真是個好東西!”一個村民對著身邊的人道。

“這一茬小麥種下來,田地裡至少能刨出幾兩銀子!”

“在種一茬玉米,足夠咱家過個好年。”

旁邊人接話,“這冬小麥可是連萬歲爺都給了賞賜的,能差了嗎!”

“別說,老宋家還真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好事,現在往出一走,說我是宋家村的,都覺得自己臉上有面子!”

“咱們宋家村人走出去,那身板都倍直,倍直的!”相鄰地塊,一個村民高聲的喊著。

田地裡這樣的場面屢見不鮮,不是感嘆生活富裕,就是感嘆宋家的冬小麥之功。

此時被百姓議論的宋家,也在忙著收割小麥。

地頭上宋老爺子正在分配任務量,“老大這塊地是你的,老二這是你的,老三靠這邊。”

“大郎,二郎,三郎,一人兩根壟,老大媳婦,老二媳婦,老三媳婦,惠英一人一根壟。”

“苑兒,蓉兒,茉兒,四郎,在後面跟著收攏割好的麥子。”

“爹!”宋誠義做苦瓜臉,忍不住抱怨,“咱家有下人,還有那麼多長工,犯得著自己親自下地幹活嗎?”

“這不是自找苦吃嗎!”宋誠義雙手一攤,無奈的看向宋老爺子。

“你懂個啥!”宋老爺子剜了一眼。

“我們宋家如今既是官身,種地這種事更要親力親為,才能感受到百姓的疾苦。”

“不能因為家裡有錢了,就讓你們放縱自己,胡吃海喝,各個吃的膀大腰圓,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這才是害了你們!”

宋老爺子背過手宣佈道,“以後咱家別的地包出去,這四十畝留下來自家種。”

“就是要鍛鍊鍛鍊你們,讓你們勤奮勞作,吃水不忘挖井人,咱就是當官了,也不能忘本,忘了咱們自己的跟腳!”

“什麼是耕讀傳家,就是一邊耕作一邊讀書,咱們必須把宋家,耕讀傳家的精神,永遠的傳下去。”

“這條,以後就是咱宋家的家規。”宋老爺子大手一揮,把家規定了下來。

宋誠義一屁股坐在地上,格外洩氣,左手照著臉輕輕一扇,“我這張臭嘴!”

就因為他多問了一句,以後年年都得幹農活,他真是……

欠那!

宋誠忠看了看彎腰割小麥的宋誠禮,又看了看坐在地頭唉聲嘆氣的宋誠義,眼珠子轉一轉。

商量道,“爹,那邊私塾快蓋好了,我要過去跟著張羅張羅,這事也挺忙的,你看能不能……”

“唉!”宋誠忠沒等宋老爺子說話,自己先是一嘆。

“爹說的這條家規好,我舉雙手支援,可我這事……它多,真是固左就不能固右,所以……”

宋誠忠期待的看向宋老爺子。

宋老爺子無奈的背過手,老大還是老大,老二還是老二,老三還是那個老三,除了團結點,他們身上的小毛病還是沒改,尤其是老大,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