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宋老爺子,宋誠忠,大郎,三郎,宋誠禮等人挨家挨戶的指導村民種地。

一直忙到第五日。

宋家玉米的產量也算了出來。

每畝四百一十斤。

與榆林縣的平均畝產量相差無幾。

來此驗收的官員,記錄再冊,只待回京,報給朝廷。

“冬小麥一旦推廣成功,老百姓得以溫飽,朝廷的稅收得以增加。”

“陸縣令,功不可沒!”一名朝廷的官員,吹捧著。

陸縣令擺擺手,“當不得!當不得!宋家才是居功至偉。”

“我只是做縣令該做的事。”

“恪守本分而已。”

“陸縣令謙虛了!”幾個人互相寒暄著,眾人心裡都明白。

陸之餘作為榆林縣父母官,一個教化之功,一個推廣之功,是跑不了了。

至於宋家。

有錦衣衛指揮使護著,冬小麥的功勞,誰也搶不走。

縱使各路官員眼饞。

也只能瞪眼看著。

誰敢伸手,錦衣衛就能剁了那雙手。

…………

事情處理完畢,朝廷的官員也要離開榆林縣。

錦衣衛也不例外。

這一天,蕭十三找了輛馬車。

趕到宋家。

大包小包的往車上搬東西。

“小胖墩,沙琪瑪再給我拿兩包,我娘子喜歡吃甜的。”

“要多拿帶棗的……”

“還有那薯片,給我帶些,我路上吃……”

“幹腸給我來二十斤,別的地都買不到。”

“腐竹,那個腐竹,給我裝個五六十斤,我回去送人。”

“你家那酸豆角……”蕭十三蹙眉,“先給我拿一小壇!”

“等回去,我讓家裡的下人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