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楊管事已經和你們說過了......”

“每天每人兩場。”

“上午,下午各一場!”

“工錢每月五百文的固定工錢。”

“收到的打賞,茶樓佔一半,你們一半!”

“這方面沒問題吧?”宋青苑問道。

“沒問題!”兩名說書先生搖頭,“這些楊管事,都跟我們說了。”

“那就好!”宋青苑點頭,回看柱子,“你再去找兩名吹拉彈唱的,安排在兩場說書之間。”

有人喜歡聽書,自然就有人喜歡聽曲。

這一方面,也不能落下。

“好!我這就去!”柱子應下,他就是大家口中的楊管事,本名楊鐵柱。

柱子走後,宋青苑把四郎寫的故事,拿了出來。

問道,“我這裡有一個專門的話本,你們看看誰來講。”

“這......”倆人面面相覷,“我們能看看話本嗎?”

“嗯!”宋青苑紙張一遞。

倆人看了一會兒,皺起眉頭。

這是啥玩意兒!

又是蛇精,又是葫蘆娃的!而且還沒寫全,就是東一句西一句拼湊的,一看就是小娃寫的......

小娃能寫話本?

看著費勁不說,就是講出來,也沒有英雄豪傑,江湖兒女來的精彩。

根本不會有人聽。

“東家,這個話本不適合我!”一個說書先生搶先道。

宋青苑看向另一個。

另一個搖了搖頭,“也不適合我!”

“都不適合?”

宋青苑冷笑,“如此說來,你們也不適合宋記茶樓!”

“請回吧!”

宋青苑擺出送客的姿勢。

倆人愣了。

他們在榆林縣的說書先生裡,算是有名的。

之所以來宋記,就是看中了清水湖畔這個位置,看中了宋記的招牌,想多賺一點。

可話本不好看,他們去哪裡賺錢?

誰會給他們打賞。

“宋記不過如此!告辭了!”一名說書先生拂袖而去。

另一名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