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宋青苑和宋青茉一早就說好的。

處理工作由這邊進行。

“三嬸,鴨子身上的絨毛,你幫我收起來,我有用。”宋青苑交代著。

“成!我都給你收起來,啥時候要,你就知聲。”葉氏聲音輕輕的,動作卻很麻利,三兩下,就把地上的絨毛挑揀出來,裝在了籃子裡。

用手壓了壓就放進了西跨院的倉房。

每天兩隻鴨子,絨毛天天往宋青苑手裡交,也不方便。

全都處理完,宋家的其他人也陸續起床,吃過早飯,二郎拎著鴨子,去了天然居。

宋誠禮,宋誠忠,宋誠義牽著牛,去家裡的四十畝地裡翻地,施肥,為種植冬小麥做準備。

宋青蓮繡著嫁妝,周氏在教孫氏藏線結,倆人準備給宋青蓮繡雙面擺臺。

李氏站在宋青苑圈的地裡,指揮著新來的僱工,平整土地,搬磚、和泥建作坊。

宋青苑則是坐上了送豆芽的牛車,去了縣裡。

............

每年的院試,定在八月初,在府城舉行。

院試過關,就有秀才的功名,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稟生”由朝廷按月發糧食,其次是“增生”,不供給糧食,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生學員。

三郎剛過童生,對院試沒有把握,遂不參加這一次的院試。

宋青苑此次前來榆林縣,是為陸銘軒送行。

陸銘軒去年中了童生,已經等了一年,今年肯定是要參加考試的。

“有把握嗎?”宋青苑問道。

陸銘軒把茶往宋青苑跟前一送,嘴角上揚,“當然有把握......”

“去年就該參加的,為了小三元,我等了將近一年半!”陸銘軒精緻的臉上,初露崢嶸。

小三元?

宋青苑驚訝的抬起頭,“原來你縣試,府試都是案首。”

只有兩試案首,才敢說小三元這樣的話。

宋青苑笑了,真沒想到,這個還帶著幼稚的陸銘軒,竟然這般厲害。

之前只知道他是童生,卻沒聽他提起,他是雙試案首的事。

原來是深藏不漏。

“行啊!你不簡單啊!”宋青苑戲弄的看著陸銘軒,“還挺有志向。”

府試案首,院試必中,這幾乎是不成文的規定,也就是說如果陸銘軒願意,他去年就已經是秀才。

只是能不能做到小三元,猶未可知。

所以,他等了一年。

看著陸銘軒志在必得,信心滿滿的神色,宋青苑心裡突然一動。

問道,“你去年不參加科考,不只是嶽霖先生,讓你靜心沉澱,或者是沒有把握這麼簡單吧?”

“你在避誰?”

陸銘軒剛才的樣子告訴她,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這樣的人不會避戰,除非他有不得不避的理由。

或者說,他確定自己絕對不會如願。

才會不戰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