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的這邊來!”宋誠忠坐在書桌前,揮著手,招呼著。

大郎站在一側,為其研磨。

宋誠忠負責收束脩,記錄名冊。

一時之間,場面倒也火熱。

也有那愁眉不展的,“哎,我家三個娃,我不知道送哪個來......”

“都送來唄!”有人建議道。

“都送?”那人搖搖頭,“每年要一兩半呢!”他家條件不好,五百文還湊合,一兩半,太多了。

宋老爺子見狀道,“家裡實在拿不出銀錢的,可以來宋家做工。”

“以工相抵!”

“做工?”村民們眼睛一亮。

他們沒錢,可他們有力氣,能以工相抵,再好不過。

“老爺子,做啥活,我來!”一個村民當先站了出來。

其餘人緊隨其後,“我來!我來!”

交了銀錢的,捶胸頓足,後悔莫及。

宋老爺子這話咋不早說,早說,他們就以工相抵了!

一雙雙眼神,灼灼的看向宋誠忠。

宋誠忠不動聲色的把銀子,放進了荷包。

沒希望了!

村民們,默默搖頭。

靈機一動,轉而看向宋老爺子,“老爺子,我們也能來做工嗎?”

若是能到宋家做工,也是有錢賺的。

跟以工相抵,沒區別。

“能!”宋老爺子點頭,大聲宣佈道,“明日,宋家正式招工。”

“有個把力氣的,都可以來宋家做活。”

“老規矩,不包吃,一天十文。”

宋老爺子說完待遇,村民們再次議論起來。

“一天十文,和去年一樣!”

“在家跟前,可比去碼頭出苦力強的多。”

“出苦力的活,也不是總有,還是宋家的活好。”

去年的時候,來宋家幹活的人不少。

宋家出了名的仁義,發工錢爽快,大傢伙心知肚明。

聽宋老爺子一說,紛紛響應。

在農家,有賺錢的活,是好事!

“老爺子,這次是幹啥活?”有人好奇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