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誠禮和葉氏趕著牛車,去了三里屯抓豬。

周氏帶著孫氏,李氏,去鎮上抓雞仔。

四郎好奇,拽著宋青苑跟在後頭,宋青茉,宋青蓉也跟了上來。

賣雞仔的街道在鎮子的西邊,一整條街道上,賣雞仔的人家很多。

天還有些涼,外面籠子裡展示的,都是長大的雞。

真正的小雞仔放在了屋子裡面。

周氏挑了一家進去。

屋內,各色的小黃雞,小黃鴨,唧唧唧唧,嘎嘎嘎嘎細細的叫喚著。

“嬸子,來抓雞仔?”問話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婦人。

“嗯!”周氏點點頭,“雞仔怎麼賣的?”

“雞仔十文一隻......”婦人道,“我家的雞仔長得壯實,在屋裡養個七八天,就能放外面,省事!”

“不過現在天氣還有些冷,最好晚上的時候,在抓回屋,過個半個月,差不多就能散養。”婦人解釋著。

鄉下人家,常年養雞,周氏幾人也有經驗。

往年都是在這家抓雞仔,這家的雞仔壯實,精心伺候著,都能活下來。

“那就來十隻。”周氏道。

去年宋家養了五隻雞,沒等到過年五隻雞就沒了,這次周氏打算多養點。

“鴨仔怎麼賣的?”宋青苑指著一處,突然問道。

婦人一怔,一時沒反應過來,回頭一看,是和周氏一起進來的小丫頭,隧道,“鴨仔五文一隻。”

比雞仔便宜!

“奶,我們買一些鴨仔吧。”宋青苑道。

周氏沒等開口,李氏就道,“買鴨仔幹啥,鴨蛋不好吃,有一股土腥味。”

說罷,李氏嫌棄的撇撇嘴。

周氏默不作聲,眼神已經表明了,她也是這個意思。

“奶,鴨子可以養在魚塘旁邊,鴨子的糞便用來養魚最好。”宋青苑道。

另一方面,鴨子好動,在水面不斷浮游,梳洗,嬉戲,可以將空氣壓入水中,為水中的魚兒製造氧氣。

同時還有利於改造魚塘的生態環境,鴨子游泳洗羽毛,使鴨體寄生蟲和皮屑脫落於水中,為魚誘餌,又減少了寄生蟲的傳染。

再現代,宋青苑聽過不少,魚鴨混養的例子。

“奶,這些都是在縣令大人送我的那本書上看到的。”宋青苑靠近周氏,貼耳道。

周氏一聽,跟縣令有關,堅定的心也有些動搖,“可......魚還沒養起來呢,就想著養鴨,是不是太早了?”

周氏猶疑不決。

宋青茉聞言,眼睛一閃,湊了過來,“奶,鴨讓我們三房來養吧。”

“啥意思?”周氏一愣,沒明白宋青茉的意思。

宋青茉解釋道,“我們三房花錢買鴨仔,算我們三房的。就養在魚塘邊上,鴨屎也可以給家裡餵魚,鴨仔長成賣錢,就算我們三房的。”

“餵鴨的野菜我和我姐挖,麥麩和玉米碎我們花錢買。”宋青茉補充道。

周氏愣了好一陣才反應過來,宋青茉話裡的意思,她險些忘了,家裡已經同意三房各攢各的錢。

宋青茉這就開始了。

周氏的臉呱嗒落了下來,要知道家裡以前的雞和豬,都是宋青茉,宋青蓉兩姐妹挖野菜喂的。

她們要養自己的鴨,家裡的豬和雞,誰來挖野菜。

周氏不樂意,臉色有些難看。

宋青蓉見狀,立刻接道,“奶,家裡的野菜我們也挖,先可著家裡的來。”